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劉去是如何盜掘開魏襄墓的,書裡並沒有交代,但進入墓室後的所見都記下了——

魏襄王的墓,全部是用帶紋理的石塊做成的外槨棺,高約8尺,裡面空間很大,長寬能容下40個人。當時,劉去還用手摸了一下棺壁,感覺很潤滑,就如新的一樣。墓中有石床、石屏風,也都完好無損。這石床就是放置棺材的底座,後來明清帝王陵中,把這石床稱為“寶床”。

劉去盜墓時,距魏襄王下葬已有200多年,可能是墓室密封好,沒有空氣進入,因此所發掘的墓內物品如下葬之初一樣。但接下來的所見就有點奇怪了,棺槨內竟然沒有看到隨葬品,僅發現石床上有一隻玉痰盂、兩把銅劍,及其金玉雜物等。劉去把這些都帶在身上,留作自己使用。

魏襄王的墓內竟然沒有多少隨葬品,是薄葬的原因,還是下葬早期就被盜墓賊光顧了?

劉去盜魏襄王墓引出了一個疑問。稍懂一些中國盜墓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中國古代盜墓史上有一個非常傳奇的故事——不準盜墓。這個會在後面有專章講述,這裡僅簡單說一下。

不準是汲郡人,盜墓事發西晉初年,那時他便曾光顧過魏襄王墓。因為不準的這次盜墓,意外出土了一部重要的史書《竹書紀年》,史上又稱《汲冢書》。該書記錄的歷史很久遠,從夏以來,一直至周幽王為犬戎所滅,極為珍貴。

不準盜墓時,距劉去盜墓又過去了200多年。既然劉去盜墓時發現魏襄的隨葬品沒有什麼,怎麼還會有大批的竹簡留存墓中?推測起來,要麼《西京雜記》記載有誤,要麼是《晉書》記載不實。

如果對照一下《晉書·束晳傳》(卷五十一)的記載,便不難發現問題:“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從這裡看,當時官方並未能肯定不準盜的就是魏襄王墓,還可能是安釐王冢。

安釐王是襄王的孫子,如果劉去盜的是魏襄王墓,不準盜的便應該是安釐王冢。

● 魏哀王的墓暗設墓盜機關

劉去在盜墓中碰到最難盜的一座古墓,是魏襄王兒子魏哀王的墓。

古人造墓時,反盜墓手法是最為豐富的。魏哀王的這座墓反盜手段比較複雜。造墓時所有的縫隙,都是將生鐵進行高溫熔化成鐵汁後滴入封閉,墓上面也灌注了鐵水。後代帝王陵中也不時可見這種反盜墓手法,比較著名的有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遊戲派”盜墓之王——漢廣川王劉去(4)

劉去本人並不是靠盜墓吃飯的專業盜墓賊,他盜墓是圖好玩。後來,應該是身邊的人給他出了主意,找來鋼鑿一類的東西,鑿了三天才將墓開啟。

墓開啟後,麻煩又來了,又出現了反盜墓中的第二招——墓毒。有黃色毒氣如霧一樣飄出來,氣體刺鼻,還有苦味。劉去不敢進去,派士兵把守著,一直到7天以後,毒氣才消失。

墓毒相當厲害,在古墓中不時遇到。如果將毒物塗在屍體上,則會形成“屍毒”。這種手法實施起來比較簡單,假如盜墓賊貿然進入,一不小心就會中毒,重者墓中斃命,輕者落下終身廢疾,遭到所謂的報應。

劉去破墓毒這一 “毒關”後,本想下面還會有什麼機關,但接下來的事情卻出乎預料。進入墓道後,劉去發現,第一道石門上既無門閂,也沒有後來帝王陵中常見的“自來石”,也未上鎖。不知道是不是當時工匠粗心大意,還是最後封閉墓室時太慌張,把這麼重要的反盜墓手法都忘記了。

與其老子的墓一樣,魏哀王的墓裡也有一張石床。床上有石質矮桌。左右各有三個石俑人侍立著,都穿戴著武士的衣冠,身上佩著利劍。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墓室,再開啟一道門後,才看到棺材。這道門上,有鎖有閂,劉去當時開啟時,應該費了不少勁。

哀王這口棺材應該很高檔,漆黑漆黑的,光亮照人。這棺是用獸皮摻雜了漆做成的,有好幾寸厚,累計有十來層。

這發現,與《禮記·檀弓上》所記載的是一致的,“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雖然魏哀王不是天子,但當時已是“禮崩樂壞”的年代,這樣高規格的葬具已非周天子獨用了,所以,劉去的發現是可信的。

秦始皇的棺材據說也是這樣,用大砍刀都砍不進去,用鋸子也鋸不動。最後劉去這夥人想出一個法子,把鐵鋸條放在火上燒熱再鋸,這才鋸斷了幾層。後來還是因為實在太堅固,只好放棄撬棺材,再到其他廂室尋寶。

劉去一夥人,又摸到了另一道墓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