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有明確記載的,還有漢武帝的茂陵內,亦置伏弩。

陵中所置的弩,一般是機弩。普通弩與機弩的區別,相當於現代步兵使用的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或機關槍的區別,是相當厲害的。嬴政曾特許為他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徐福,帶上這種最先進的武器和神射手,去蓬萊射殺海中的大鮫魚。

伏弩一般置於墓門之後,或是通往地宮的必經之處。一般在後世帝王陵寢中的金剛牆後面。很多時候,箭頭上還會抹上劇毒藥汁,中箭的盜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會中毒身亡。

機弩,常與“懸劍”手法一起配合使用。盜墓賊進入墓道後,僥倖躲過伏弩,也難逃被懸劍斬殺。據民國考古學者魏聚賢在《中國考古學史》中所記,民國年間,有盜墓賊盜了唐代風水大師袁天罡的墓,袁墓在一處崗嶺上,周長約五十九尺,墓垣以磚砌成,墓室內有一清水池,池深無底。水池底暗設機關,設有鋒利鋼錐,而墓穴頂部則置有“懸劍”。

當地傳言,附近有一個姓李的盜墓者與一同夥,在將袁墓開啟後,盜走了墓內的陪葬物金冠金劍和二十餘件金具。而這人太貪,竟然想把懸劍也收走,便用利刃擊砍懸劍之繩,結果一不小心掉進深水池中。被撈出後發現,屍體已被利錐穿爛。後來,大家都知道袁墓中有寶物,但再也沒有人敢盜了。這大概是“懸劍”斬殺盜墓賊的經典傳說。

或許有人會說,置伏弩有什麼用,時間一長機關鏽蝕,發射裝置就失效了。這情況確實存在。我曾在多處王侯級陵墓中看過隨葬的弩箭,或鏽蝕,或腐朽,由此可以想見,墓道中用於射殺盜墓賊的伏弩,時間長了,確無反盜墓作用。

既然如此,設定伏弩是不是多此一舉?不是,伏弩要射殺的物件,主要是當時或當代的盜墓賊。

據我的研究和其他考古專家的發現,80%—90%的陵墓被盜多發生在下葬後幾年,甚至幾天之間,最長的也不過三代,即百年以內。在明代,蘇州便有一夥盜墓賊,都在新墳下葬兩三天內下手。據明黃省曾《吳風錄》記載,這夥盜墓賊看中的是殮衣和棺材,有專門的銷贓渠道,盜晚了,便顯舊了,不好出售。

“復仇派”盜墓之王——西楚霸王項羽(7)

帝王陵同樣如此,項羽盜秦陵在嬴政下葬三年後;漢武帝是公元前87年下葬茂陵的,但在繼位的漢昭帝始元三年,即公元前84年,陵中隨葬的西胡康渠王所獻玉箱、瑤杖,便出現在了扶風縣的“古玩市場”上。

所以,陵中設定反盜墓裝置伏弩還是有必要有作用的,項羽派英布盜秦陵時,據說便遭遇了萬箭齊發。可見,有伏弩至少可以在心理上給盜墓賊以威脅。正因為這種考慮,伏弩成了早期陵墓中的必用機關。

越王勾踐當年盜墓時,便險些讓伏弩射殺。《酉陽雜俎》引《水經》上所記,“越王勾踐都琅琊,欲移允常冢,冢中風生,飛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

● 秦陵反盜第二招——“活口坑殺”

《史記·秦始皇本紀》(卷六)記載,“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洩。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靈柩下葬以後,有人對秦二世說,機關是由工匠們製造的,他們對隨葬寶物非常瞭解,如此貴重的寶物,早晚會被他們洩密。於是,安葬大事完結後,秦二世便多了一個心眼,在珍貴寶物埋藏後,便立即封閉了墓道中門,隨即又將墓道的外門放下來,把工匠和負責填放寶物的人全部封閉在墓道里邊,沒有人再能出來。

這就是反盜墓手法中最為慘烈,也最沒有人性的一招——“活口坑殺”。

胡亥究竟殉殺了多少活口,具體無資料。司馬遷僅以“死者甚觽”一帶而過,可以想見,被滅口的不會是幾十人,成千上萬也極有可能。

在早期帝王級葬事中,一般都會將工匠和知情人“坑殺”,美其名曰“殉葬”。

中國古代帝王葬事中最為著名的滅活口事件,發生在成吉思汗的葬事中。當時遊歷東方、帶著羅馬教皇特殊使命來華的義大利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便作了這樣的記述——

在運送靈柩的途中,護送的人要將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殺死,作為殉葬者,並對他們說:“離開現世到陰世去服侍你們駕崩的主人吧……當蒙哥汗的屍體運往阿爾泰山時,護送的兵馬沿途殺死了將近兩千人。

成吉思汗下葬時殺人殉葬,就是擔心下葬地點被外人發覺。因為蒙古人的反盜墓手法十分嚴密,以至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