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州,只可惜趙匡胤英年早逝,而趙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趙光義委實是個糊塗蛋,兩次北伐打光了趙匡胤留下的精銳軍隊,其後更是將國家重心從軍隊建設轉移到對經濟文化的建設中。
所以,在這大宋王朝,說道皇帝親衛說的一定不會是其他皇帝的親衛,只可能是趙匡胤的親衛。
此時距離趙宋王朝開國不過百多年,若說遊家兄弟的師傅是趙匡胤親衛的後人卻亦是有可能,而那親衛若是用命在軍中換來的武學,那卻大有可能是得自趙匡胤的親自傳授。
果然,子欽正想到這裡,遊駒的聲音卻已經確認他的想法。
“這部手抄本卻是當初師傅的祖上親手記錄下來的由太祖皇帝親授的絕技。”
遊駒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自豪,卻又帶著一絲輕微的嘆息。
“當年太祖皇帝神威無敵,一身武功卻是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只可惜當年師傅的祖先卻是天賦不足。所以僅學得太祖武功的皮毛,否則今日我遊家的盾法又豈是這般威力。”
遊駒微微嘆息著,這世界和射鵰世界不同,距離趙匡胤的時代不過百來年,或許江湖風雲變化卻已經無人知道太祖的武功到底多強,但是作為太祖一脈的分支,遊駒卻是明白太祖的武功是如何的驚世駭俗。
當年他師門一脈若是能得太祖武功十之二三恐怕現在已是江湖中一方霸主,只可惜,當年他師門祖上卻是天賦不足,所以僅得太祖武功的皮毛。
然而。便是這皮毛亦絕非簡單的東西。
在遊駒的絮絮叨叨中子欽翻開了這本手抄本。他的目光一看之下卻再也移不開,這本手抄本之中並未記載多麼奧妙的內功或者招式,僅僅是一些淺薄的道理,以及一些對身體和氣脈的控制。
這些東西乍然間看似乎和武功並無關係。但是子欽卻是一看便明白。這裡面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