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9章第一次北伐結束

按照資本的觀點,金銀存放在地窖裡,永遠不是資本,只有運用到流通領域,只有不斷流通,才是資本。

明清時,貨幣以金銀為主,習慣於將金銀藏在地窖中,結果市場上流通貨幣少,經濟不太繁榮;而宋朝則是銅本位,而銅錢又容易生鏽,不適合地窖存錢,致使貨幣流通速度快。

而打仗,進行北伐,就是為了活躍市場,將沉澱在民間的資本啟用。

而將民間資本啟用,不僅有利於為北伐提供充足資金,更是有利於為變法提供金錢。

實際上,很多變法失敗,原因很多,其中最為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沒錢。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萬萬不能!

金錢能夠解決很多問題,甚至能讓一場本該失敗的變法,走向成功。

有大量金錢的注入,變法也多了幾層勝算!

現在看來,北伐的四個目標,基本上實行了。雖然富平之戰失敗,算是微微不足,不過也是瑕不掩瑜。

這場持續了兩年之久的第一次北伐,完美的收宮!

打了兩年戰,國庫徹底空虛了,這也是停下了進攻步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趙樸不在乎,後世不是常說,不要怕國庫空虛,就怕政府信譽不足。只要政府有足夠的信譽,今天花光了錢,明天又有了!

一切都是妥妥當當,唯一不足就是張浚來添堵了!

富平之戰,張浚貿然出擊,致使全軍崩潰,整個西北局變壞。雖然最後保住了四川,可是也丟失了西北大片土地。想要藉著陝西為跳板,威脅河東,已經不可能了。

張浚之敗,在宋軍各路紛紛勝利的前提下,顯得格外刺眼。

此刻,彈劾張浚的奏章,一片接著一片,有的說張浚是趙括、馬謖之流,要皇上揮淚斬馬謖;有的說,張浚丟失西北,最大至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總之,此刻彈劾的奏章,已經一籮筐了。

張浚的政治生涯,算是徹底完蛋了。

即便是免了死罪,也是流放貶官的命,這輩子想要鹹魚翻身,似乎不可能了。

一想到,張浚放下的錯誤,趙樸就有砍人的衝動,

只是,想了想,還是算了吧,砍人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惡化局面。

在富平大敗後,西北軍人心惶惶,軍心不穩,此刻最需要安定人心,可是張浚卻是昏招連連,先是以敗軍之罪貶逐劉錫,斬趙哲及其部將張忠、喬澤,一連串砍人行動,嚇壞了西北軍很多人。結果,環慶路將領慕容洮叛投西夏,涇原路將領張中彥、李彥琪叛降金軍。

大量西北軍投降,在這些帶路黨的引導下,致使金軍進攻順利了很多。

總之,張浚昏招連連,敗招不斷!

打敗仗,不丟人,誰沒有打過敗仗,可是打了敗仗後,亂砍人,發洩憤怒,找替罪羊,就有罪了。砍人也無罪,身為元帥有砍人的權力,可是也要分場合。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還是在局勢穩定情況下,在局勢不穩時,也不敢砍馬謖;而張俊在局勢不穩時,卻要連連砍人,顯示威嚴,結果局勢崩壞!

身為統帥,時刻要保持冷靜,只有冷靜,才能做出最好選擇,只可惜連續的失敗,早已經讓張浚失去了理智

對張浚,趙樸很失望。

不是因為打了敗仗,而是沒有處理好打敗仗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