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後人沒有的趕得上嗎?
只因為他們有一位出眾的君王!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名臣賢臣不斷,而明君聖君卻是少見。
隱約間,一道無形的光環被加持在趙樸身上,眾多臣子們對趙樸的隨意、漫不經心,漸漸散去,而是崇敬信仰。
趙樸也沒有想到,無形中身上多了一絲王霸之氣。
王霸之氣,實質上是一種安全感。
在封建社會,在這個沒有人權的社會,朝不保夕,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宰相,可能今天安穩如山,明天淪為囚徒。
在亂世更是如此。
在亂世,到處是血淋淋的暴力,最為缺乏安全感。
這時臣子們渴望著,聖君出現。
這位聖君不一定是道德君子,比如李世民人品就不好,殺兄囚父,霸佔弟妹,若是按儒家的倫理觀點而言,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可是李世民卻是聖君,因為能給臣子們安全感,能給百姓安全感。
而此時,這位皇上,就給他們安全之感,覺得抗金有希望,覺得可能揚名立萬,成為一代名臣。
隱約間,臣服之感在眾臣心中升起。
…………
而這些趙樸不知道,其實他也不懂得什麼是王霸之氣。
趙樸只是玩陽謀,將性格展露給眾多臣子,明確告訴什麼能犯,什麼不能犯,該遵守什麼規矩該如何行事,事後如何辦事等等!制定下規矩,分配好任務,然後讓眾多臣子們執行,執行得力,獎勵;執行不力,懲罰。
至於從中作梗,相互下絆子,相互下黑手,相互欺瞞,趙樸懶得理會。
有些事情,知道了,也權當沒有看到。
只要是不影響抗金大局,鬧翻了天,也懶得理會,可是為了私利,影響了抗金大局,那對不起了,天上地下,沒有人救得了你!
當講述完畢後,趙樸道:“各位可有補充之處,盡情的說?”
這時,臣子們紛紛提出意見,而趙樸這是一一作答。有些問題,可立刻回答,有些問題則是陷入了沉思。一開始只是簡單的問道,後來則是相互問答,你一言我一語,分成一個個派系,相互爭吵了起來。
漸漸的,趙樸不再說話,而是仔細聽著。
一旁的記錄員快速的記錄著。
而不論是辯論的如何厲害,都是圍繞著這次重錘計劃,使整個計劃更為合理,更為妥當。
最後會議,總算是結束了。
“各位卿家,今日之事,乃是我大宋機密所在,不容一絲外洩。若有人外洩,被金軍得知,朕認得你,朕的刀認不得你!”趙樸慢悠悠的說著,沒有一絲殺氣,可是在場的大臣卻是感到陣陣發寒。
山不動,固有勢;劍不出鞘,固有威;聖君不殺,有服人之勢。
隱約間秦檜有些後悔;
而劉光世,則是心存恐懼。
而其他臣子則是心思各異。
ps:求訂閱,訂閱處在低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