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有十萬大軍,實際上也僅僅是一萬出頭,來了能解去汴梁之圍嗎?”
宋欽宗自問道,答案很明顯,很殘酷,他不願意接受,可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十三弟若是聰明,就絕對不會來汴梁這處死地,張叔夜已經搭在了汴梁,許多勤王之師也搭在了汴梁。此時的汴梁失陷,已經是定局。
唯一能做到就是如何保全百姓……或者是儲存他的性命,若是能儲存趙宋社稷,那就更好了。
只是局勢有些不樂觀。
原本,宋欽宗原本以為,投降金軍,多半是到了金國為人質,被封一個侮辱性的侯爺,如李煜之流,受盡侮辱,憋屈至極的活著。現在看來,一切都有些不妙,對他這個君王尚且如此無禮,對百姓又能好到那裡去!
…………
在宋欽宗忐忑不安,恐懼不斷時,金軍高層劇烈的爭執起來。
爭執不斷的金軍高層,自然是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理會宋欽宗這個廢物皇帝。
金軍勝利了,可是勝利的熟讀太快了,快的難以消化勝利果實。
就好似一隻蛇殺死了一隻大象,本來是極為高興的事情,可是卻悲劇的發覺,根本吞不下大象,即便是硬吞下去,也消化不了。
金軍勝利的速度太快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攻破宋軍首都;而滅遼時,花去了五年時間,才攻破臨潢府。因為勝利的太快了,根本沒有做好接受大片的地盤的準備,此刻各種文治人才,極度奇缺。這注定了,即便是攻破了汴梁,最後也得退回幽雲地區。
退兵是必然的,在沒有穩固好河東,河北等地時,必然不會在汴梁停留太多的時間。
未來一段時間,金軍主要精力將用於鞏固河北,河東等地,必然要從汴梁退兵。只是在退兵之前必須要處理好,是不是滅宋,是不是廢除宋欽宗帝位,如何管理中原廣大地區等等一些列問題。
在金軍大帳內,完顏粘罕,完顏斡不離等人劇烈的衝突起來。
“兩位宋皇必須退位,押解往會寧府!”完顏粘罕惡狠狠的道。
“不如保全宋朝皇帝的位置,讓他稱臣納貢,如石敬瑭一般,做我們的兒皇帝。”完顏斡不離卻提出截然相反的意見。
“打蛇不死,反咬人,兩位宋朝皇帝,多次與我朝作對,憑著這次優勢,正好滅其國,囚其君,若是放過,反倒是後患無群,似乎一位宋朝皇子曾經說過,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若是保留兩位宋皇,這兩位君王臥薪嚐膽,破釜沉舟,我朝必然重現越國之悲!”
“死狗扶不起牆,這兩個廢物皇帝,能成了勾踐嗎,能成了楚霸王嗎?”完顏斡不離卻是不屑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