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戚繼光之流的名將。
或者說,所謂的中興名將,本身就是為了襯托岳飛而存在,紅花還需要綠葉陪襯。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太出色了早夭。
這也是岳飛的悲劇。
…………
劉光世,也是中興四大名將之一。
這時,趙樸才恍然間想起來,似乎真的有這個人物存在。
劉光世一貫畏懼金軍,每逢奉詔移駐前線,大多不奉詔而設法退避,治軍不嚴,不少流寇、叛軍樂於投附為部屬,成為當時人數最多的軍隊之一。劉光世還常虛報軍額,多佔軍費,作戰時又多不親臨前線而是坐守後方,以便必要時逃跑。
在淮西事變中,酈瓊直屬部隊雖只5000餘人,但在他的煽動裹脅下,同年八月叛歸偽齊的竟達4萬人之多。劉光世的行營左護軍5.2萬多人,僅剩王德所部8000餘人及零星部隊。
不過,這貨至始至終處於打醬油的角色,沒有驚人的戰績,也沒有打敗仗,更沒有如韓世忠那樣為岳飛說情,也沒有如張俊那樣陷害岳飛,一生平平安安活到最後。唯一的汙點就是跑路,怯敵,以及貪財。
“劉光世!“趙樸咬文嚼字的,說著這三個字。
心中閃過了一絲懷疑,劉光世真的是廢物嗎,真的是打醬油嗎?
不!
立時間,趙樸搖了搖頭,歷史是不可靠的。
後世者,可以指指點點,指出前人犯了多少多少錯誤,卻很少顧忌到時代背景。
這是一個亂世,身在亂世,活著本身就不容易。
在亂世中,人命賤如狗,人命如草芥,死了就死了,沒有人在乎你的身份地位。身為軍事將領,可能被敵人殺死,可能被部將出賣,可能被君王殺死,可能被同僚陷害至死,死了就死了,沒有人會給你喊冤。
而劉光世,出生在西北的一個軍事世家,是典型的軍二代。像他這樣的軍二代,在西北軍中多之又多。可是他卻硬是憑著自己的手段,成為中興四大名將之一,且位列八王之首(南宋追封高宗時期的七位抗金將領為七王。即蘄王韓世忠、劉光世為?王、張俊為循王、岳飛為鄂王、楊沂中為和王、吳?為涪王、吳?為信王)。
世人說,他虛報軍額,多佔軍費,軍紀敗壞,多有劫掠。可是宋軍從建立開始,軍紀就不行,太祖時代王稟伐蜀,燒殺搶掠不斷,引動蜀中變亂;而到了征伐南唐時,軍紀也不好,在攻陷金陵城時,多有劫掠;而到了宋太宗,討伐北漢時,更是火燒太原城,把晉陽城所有的年輕女子全部充為軍妓,供軍士狎戲。而在童貫平滅方臘時,更是將江南搶了一個空。宋朝的軍隊,從始至終,軍紀就不好。一些軍紀好的軍隊,反而是特例。
世人說,他一貫畏懼金軍,每逢奉詔移駐前線,大多不奉詔而設法退避,作戰時又多不親臨前線而是坐守後方,以便必要時逃跑,稱呼他為逃跑將軍。可實際上,北宋滅亡,南宋初建的那一段時間,逃跑將軍太多了,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跑路的將軍很多,只是多數的跑路將軍被活捉,或是殺死。而他卻是例外,跑路了,還活到了最後。
世人說,他治軍不嚴,不少流寇、叛軍樂於投附為部屬,成為當時人數最多的軍隊之一。可檢視宋朝的強軍,多是流民軍,多是流寇,叛軍投降,岳家軍如此,韓家軍也是如此,其他幾路強軍也是如此。只不過韓世忠,岳飛等,管理嚴格,驅除了流民軍的一些缺點,而劉光世則是依舊官匪一家。
總之,可以說他貪生怕死,可以說他軍紀敗壞,但是絕對不能說他廢物,說他無能。
而在宋朝的諸多將領中,吳?服食丹石、沉湎女色而死;岳飛以莫須有罪名,被處死;張俊、楊沂中則是參與陷害岳飛,遺臭萬年;劉琦除了順昌大捷之外,再無戰功;韓世忠抗金無望,終日借酒消愁,憂憤而死。
而劉光世一生,沒有大敗,也沒有大勝,抗金意志不如岳飛,韓世忠,軍事指揮也是三流水準,也沒有投靠秦檜,陷害岳飛,遺臭萬年。縱觀他一生,太平庸了,或者是太中庸了,可正因為太中庸了,反而實現了明澤保身。
“老油條!”最後,趙樸評價道。
ps:第二更到了,求收藏,求推薦票。過年了,多多睡覺,多多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