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怎麼趕屍?”

“胡鬧!”

“惡作劇!”

“鬼怪的片子看多了吧?”

“給瘋人院打個電話問問,是不是有精神病人跑出來呀!”

……

民政局的工作人員沒誰聽說趕屍,當地沒這種風俗。議論千奇百怪也就不足為怪了。

“查檔案。”局長辦事政策性強,命令找依據。

上級檔案沒有。

五十年以來沒有。

這就給民政局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怎麼辦?清一色的怎麼辦目光投向局長。領導就是領導,別盯著人家坐專車,吃酒喝茶報銷,遇見難題人家自有辦法。

“到現場看看什麼是趕屍?”局長拍了板。

“我們……”部下說到了現場,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尷尬啊。

民政局長說:“說你一輩子都做不了局長嘛,一個頻道……想說就有話說不想說就沒話說。”

“可說什麼呢?”部下較起真來。

“趕的是什麼?”民政局長問。

“當然是屍體啊!”

民政局長用笑代替說,內容是:盤山市改土葬為火葬。不論是誰死後都得火化,想滿足入土為安的願望,火化後可以將骨灰裝入民政局嚴格限定尺寸的棺材裡,方可到野外埋葬。哪一家人死後直接土葬,得摳出拉火葬場火化後再葬。趕屍,沒火化的屍體民政部門就有權勒令你去火化。

那個初秋的上午,開向罌粟溝礦區的一溜轎車,公安和民政部門外還有媒體單位。

“市電視臺記者的車跟上來了。”海小安回頭望車後面,說。

“傳媒時代,他們的作用不可替代啊!”梅國棟慨言,“就說前不久W省發生的礦難,記者冒死臥底,才揭開礦難的黑幕,這一點上說,我們自愧不如。”

海小安臉靠近車窗向外擺手。

“遇到熟人?”梅國棟問。

“哦,我弟弟。”海小安說,“他在煤院讀大二。”

海小安有個弟弟叫海小全,他們不是一母所生,哥叫小安,弟叫小全,老子幹了幾十年安監,頂重要的當然是安全,於是乎給兒子起名字安全。這是海建設遭礦主李雪峰報復後成為英雄,記者在長篇通訊裡說的。

梅國棟當然讀過此篇通訊。

“記者們真能借題發揮。”海小安覺著記者牽強附會,父親給他起名字時還在一個人民公社當書記,與安監不搭邊兒。

宣傳報道嘛就是宣傳報道,筆在記者手裡,讓他們寫去吧!

記者的車跟在後面,梅國棟心裡產生壓力,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