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友誼從此開始。
1899年 10月19日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1900年 8月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12月完成論文《由毛細管現象得到的推論》,次年發表在萊比錫《物理學雜誌》上。
1901年 3月21日取得瑞士國籍。
3月去米蘭找工作,無結果。
5月回瑞士,任溫特圖爾中學技術學校代課教師。10月到夏夫豪森任家庭教師。3個月後又失業。12月申請去伯爾尼瑞士專利局工作。
5—7月完成電勢差的熱力學理論的論文。
1902年 2月到伯爾尼等待工作。
和索洛文、哈比希特建立“奧林匹亞科學院”。
6月受聘為伯爾尼瑞士專利局的試用三級技術員。6月完成第三篇論文《關於熱平衡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運動論》,提出熱力學的統計理論。
10月父病故。
1903年 1月與米列娃結婚。
1904年 5月長子漢斯出生。
9月由專利局的試用人員轉為正式三級技術員。1905年 3月發展量子論,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4月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博士學位。
5月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
9月提出質能相當關係。
1906年 4月晉升為專利局二級技術員。
11月完成固體比熱的論文,這是關於固體的量子論的第一篇論文。
1907年 開始研究引力場理論,在論文《關於對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結論》中提出均勻引力場同均勻加速度的等效原理。6月申請兼任伯爾尼大學的編外講師。
1908年 10月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1909年 3月和10月完成兩篇論文,每一篇都含有對於黑體輻射論的推測。
7月接受日內瓦大學名譽博士。
9月參加薩爾斯堡德國自然科學家協會第81次大會,會見普朗克等,作了《我們關於輻射的本質和結論的觀點的發展》報告。
10月離開伯爾尼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
1910年 7月次子愛德華出生。
10月完成關於臨界乳光的論文。
1911年 2月應洛倫茲邀請訪問萊頓。
3月任布拉格德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
10月去布魯塞爾出席第一次索爾維會議。
1912年 2月埃倫費斯特來訪,兩人由此結成莫逆之交。10月回瑞士,任母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
提出光化當量定律。
開始同格羅斯曼合作探索廣義相對論。
1913年 7月普朗克和能斯特來訪,聘請他為柏林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
12月7日在柏林接受院士職務。
發表同格羅斯曼合著的論文《廣義相對論綱要和引力理論》,提出引力的度規場理論。
1914年 4月6日,從蘇黎世遷居到柏林。
7月2日在普魯士科學院作就職演說。
10月反對德國文化界名流為戰爭辯護的宣言《告文明世界書》,在同它針鋒相對的《告歐洲人書》上簽名。
11月參加組織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
1915年 同德哈斯共同發現轉動磁性效應。
3月寫信給羅曼·羅蘭,支援他的反戰活動。
6—7月在阿廷根作了6次關於廣義相對論的學術報告。11月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並且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運動。
1916年 3月完成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3月發表悼念馬赫的文章。
5月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
8月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總結量子論的發展,提出受激輻射理論。
首次進行關於引力波的探討。
寫作《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淺說》。
1917年 2月,著述第一篇關於宇宙學的論文,引入宇宙項。接連患肝病、胃潰瘍、黃疸病和一般虛弱症,受堂姐艾爾莎照顧。
1918年 2月,愛因斯坦發表關於引力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