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8部分

車等。

裝甲運兵車主要是在戰爭中運送士兵,並且關鍵時刻也能運送物資的車輛。

而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大同小異,但火力比之更加兇猛,鋼板也厚上不少,防護能力相對而言更強,而且本身也配備了強大的火力,士兵坐在上邊也能展開作戰,配合其他步兵進行戰略打擊,其意義不言而喻。

而裝甲救護車、裝甲偵察車、裝甲指揮車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部隊的機械化和作戰的靈敏性。

由於當下的技術有限,杜海生並沒有要求裝甲車能達到多高的水平,只要能適應現在的戰爭,比現在強那麼一點就行。

約翰遜本身在這方面就是特長,而且在他的溝通下,又秘密從德國招來了十幾個這方面的技術人才,所以裝甲車的研發速度進一步提升。

既然裝甲運兵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那也就意味著,裝甲車的所有進展都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在二戰時期,民國在這方面上幾乎是空白,所有的一切都是靠外國同盟的援助,而屬於自己的裝甲車根本沒有,甚至,在二戰前期,中國很多軍人還不知道這些大個子是什麼東西。

杜海生的步兵戰車一共能承載三十人,比之一戰時期的二十人多了十人,這就讓他很是滿足和興奮了。

約翰遜所帶來的這個訊息,讓杜海生很是興奮了一把,只要這種作戰車輛能夠研製生產,那對鐵血十八軍甚至對整個民國的作戰都將有極大的提升。

不過,杜海生也知道,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將這些戰略裝備全部研製生產,似乎有些力所不及,畢竟這需要一個極其龐大的資金做支援,而自己終究是一個人,資金有限,哪怕他現在已經有了相當牛|逼的財產積累,也根本經不起如此的折騰。

尤其是裝甲戰車的生產線,所需要的裝置更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杜海生覺得,是有必要跟其他人商量一下共同開發了。

與此同時,約翰遜還有一件讓杜海生很是振奮的訊息,那就是坦克的研發也已經取得不小的進展。

雖然坦克也屬於裝甲車的一種,但因為作戰意圖和戰略,被獨立了出來,坦克相對於裝甲車來說,防護效果更為強大,鋼板更為厚重,炮管有大小口徑兩種,而按照作戰的策略,又被分為輕型和重型坦克,火力上,裝甲車更是跟坦克不可同日而語。

而世界上最重的便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建造的鼠式坦克。

它比現代坦克重三、四倍,達188噸,車長9米,高3。66米,寬3。67米,正面裝甲厚達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溝,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礙,並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員。坦克上裝有150毫米火炮和兩挺機槍。輕型坦克只有10-20噸,多為水陸兩用坦克,裝有85毫米口徑的火炮,主要是用於空降或陸戰隊使用。

目前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主要是80年代以後研製的,其代表有:蘇聯/俄羅斯的T…90、T—80、美國的M1A、M1A2、中國的99式、德國的豹2、日本的90式、英國的挑戰者2、法國的勒克萊爾、以色列的梅卡瓦4、義大利的公羊等。

杜海生的裝甲坦克研發公司主要針對的是五十噸左右的重型坦克,使用110毫米大口徑炮筒,同期研製的還輕中型兩種,雖然依照現在的技術根本無法研製出中國99式坦克,但杜海生還是對其中的硬性指標做了規定,尤其是機動效能上,更是嚴格。

整體來說五人軍械製造公司包括,重型武器、火藥、裝甲坦克等一系列研發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只有軍艦和飛機兩塊進展緩慢,但杜海生也清楚,這兩塊飛機還比較好說,尤其是軍艦,系統之複雜,結構之繁瑣不亞於一項浩大的工程。

而且,研發所需要的人才,各種材料,以及動力等系統都需要極其專業的公司來配合,而自己的五人軍械製造公司很顯然現在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更何況,建造一艘軍艦和一架飛機,所需要的成本更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完成。

所以,杜海生也不著急,畢竟,在中國的戰場上打仗,還是地面為王,比方說自己所研製的坦克,以及重型武器研製中心所研發的高射炮,都會對日本人的飛機造成極大的威脅和震懾,制空權上倒是不太迫切。

隨著裝甲、坦克、火藥、重型武器研發和生產相繼取得進展,杜海生也知道,預示著自己心中的軍火帝國版圖將逐漸清晰起來……

第四百九十一章 Z12狙擊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