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5部分

張學良,也就是說,此事很顯然得罪了這兩位民國大佬。

而不管是杜海生還是吳佩孚亦是張學良,所發宣告之中,無一例外都強調了此次事件所發生的地點,有心人何嘗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很顯然,他們是將這件事情跟張宗昌目前的境況和為人聯絡到了一起,若是說山東境內還有誰敢如此做的話,也只有這個三不知將軍了。

此次事件的影響,到了此時,非但沒有結束,反而有愈演愈烈之事。

報紙刊發文章的第四天,閻錫山、石友三分別致電杜海生和民國民眾,同意杜海生的提議,暫時放棄攻打濟南之戰事,等事情解決之後,再做打算,最後,也是對此次事件進行了一番義憤填膺的譴責和不滿,並聲稱,若發現是誰所為,兩軍不惜代價,定為張學良將軍和杜氏企業討回公道。

對於二人的宣告,杜海生只是一笑了之,並未放在心上,很顯然,兩人如此高調的宣佈對此次事件的看法和最後的決定,也是為了拉攏他和張學良,現在,中原大會戰激戰正酣,交戰雙方誰都不是傻子,在當初大家都覺得,若是張學良所掌控下的軍隊天平傾向誰的話,那麼戰鬥的結果也就會屬於誰,而隨後又加入了個杜海生,誰都知道,這兩股力量,將是決定這場戰爭的絕對籌碼和秤砣,只是可惜,二人在交戰之初,都選擇了中立的態度。

閻錫山、石友三、李宗仁、白崇禧、馮玉祥這五位討伐軍的高階將領在同一天高調發表宣告,其用意顯而易見,天下皆知。

與此同時,民國其他地方軍閥,也紛紛透過報紙發表宣告,表示聲援杜氏企業和東北軍的決定,理解並支援吳佩孚總司令所做之決定。

同日,上海工人階級,各大學校學生,百姓,共計四十餘萬人,在上海城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遊行活動,請求上海市政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