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全部守在了上海城周邊,沒有任何要向周圍擴張地盤的意思,好像他就安心守著自己的地盤,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隨便你們其他人怎麼鬧騰,他都不參與其中,不偏向任何一方,只顧賺錢做生意,捎帶著好好治理上海灘。
唯一有過摩擦的,也是和南京蔣某人,那次事件,所有人都清楚,也正是那時候,杜海生暗中將吳佩孚的第一軍,唐生智的第二軍採用瞞天過海的策略將其拉到了上海,進一步鞏固了他在上海城的勢力和權威。
現在的上海,就如同一個獨立王國,民國的每個地方都在打仗,每個地方都是戰亂紛飛,民不聊生,而只有這裡,除了一些不開眼的傢伙出來淘氣一把,結果被杜海生這傢伙狠狠的打了一下屁股,然後就乖乖的老實,重者,就直接被一巴掌給拍死了。
除此之外,上海灘的老百姓難得聞到硝煙的味道,這裡的安詳,和諧,老百姓的安居樂業,跟民國其他地方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幾年過去,杜海生還是一如既往,不對民國其他地方的軍閥鬥爭發表任何看法,一直保持著中立的態度,只聽,不問,不參與!
饒是如此,軍閥們還是給杜海生為首的力量稱之為新滬系。
每個人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都清楚,若是誰能夠將杜海生這支新滬系拉入自己的陣營之中的話,整個戰爭的天平或許都會在瞬間發生傾斜。
也正是這樣,杜海生才保持著一貫的中立。
而他越是不表態,各地軍閥越是器重於他,即便無法拉攏,那也最好不要變為敵人,畢竟,他不但有軍隊,還掌控著民國的軍火武器銷售命脈。
也因此,杜海生這次和付紅、趙薇兒、胡蝶三女的婚禮,才會引得各方勢力的代表齊聚上海。
甚至以前對其頗為不屑的段祺瑞,也是拖著六十二歲的身軀,前來上海,本和曹錕、徐世昌、熊希齡等北洋元老發起“和平運動”的他,此次前來也是和他商談軍火的事情,讓杜海生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為自己的“和平運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