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現今的許多領導人和健在的老將軍,會見了不少黨史軍史研究人員,多方探索和考證了長征中的一些問題,正如地自己所說的那樣,他“對中國人提出了我能想到的所有難題,直到弄清事實為止”。因此,全書不僅反映了長征這段壯闊的歷史,而且生動地再現了參加過長征並正在領導新長征的我國領導人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各異性格和多姿的精神風貌。這是在我國國內經過重大改革、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之後,出現的一本頗具特色的文史兼備的新著。

本書彙集了不少關於長征的歷史背景材料,並有作者對中國革命歷史事件及其領袖人物的坦率評述,充分地表達了一個外國作家自己的觀點,這對我國讀者,尤其是各級幹部及文史工作者,很有參考價值。作者多次表示了以此書獻給中國紅軍長征勝利五十週年的願望。為此,我們特組織翻譯出版了這部書。

今天,長征勝利六十週年又即將來到,海內外不少讀者和出版界人士,希望能將索爾茲伯裡這本《長征》重新出版,為了滿足各方面的需要,我們重新校訂出版了這本書,遺憾的是作者索爾茲伯裡已與世長辭了。我們謹以重印的新書告慰於故去的索爾茲伯裡,寄託我們對他的深切懷念。

索爾茲伯裡先生生前對中國懷有友好和坦誠愛護的感情。但他畢竟是一位外國作家,對中國發生的事情,對中國現實的變革,由於無法切近觀察而在1989年春夏之交中國發生的那場政治動亂之後,他曾一度產生過迷惘,在某些言論和著述中對此曾有過非議。但他很快便有所察覺,對中國政府強調穩定表示了理解。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他的情緒一下又振奮起來,認為前一年他所寫的書中有些看法要修正,渴望能再次訪華,寫出新作品,以作彌補。可是,正當他為訪華努力奔走之時,1992年九、十月間,他病倒了,患了中風症,於1993年 5月去世 就在他患病前兩個月,他在給中國一位友人的信中寫到:“我這次去中國要辦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沿著鄧小平南巡的路線走一走,看看廣東、深圳和上海。我讀到的許多情況都是令人激動不已的,香港定會為此感到高興。但我擔心南方的飛速發展,會不會把北方甩得太遠了。不過我想,只要加把勁,北方也會很快趕上的。我特別希望看到的是,—個重振當年雄風的上海。”字裡行間表露了對中國的深情、友好,又是那麼率直、坦誠。同樣表現了他客觀、正直的鮮明性格。

本書在翻譯校訂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領導的熱情關懷與支援;得到了外交部、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單位的具體幫助。作者索爾茲伯裡本人在訪華期間又曾會見了本社領導及有關人員,交談了如何反映中國紅軍長征及寫作、出版此書的有關問題。今年二月間又專為本書寫了序,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很多同志參加了本書的校訂,特別是索爾茲伯裡訪華期間的陪同譯員張援遠,軍事博物館館長秦興漢和研究員閻景堂,以及人民大學教授胡華等同志,對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一併表示謝忱。本書譯文忠於原著,只對原文中一些明顯的差錯之處,進行了校正。但由於翻譯出版的時間倉促,對有些史料,特別是作者採訪記錄和引用的國外資料,未能一一核對,差錯之處在所難免,望讀者不吝指正。

解放軍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三月一九九四年六月

再版修訂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