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復與殊死搏鬥。

2。 貨幣發行權與美國獨立戰爭

。onefx/bbs

在有關美國獨立戰爭的起源分析的歷史課本中,比較多地採取了全面地和抽象地論述大的原

則和意義。在這裡我們將從另一個視角,去闡述這場革命的金融背景和其所起到的核心作用。

最早到美洲大陸謀生的人大多是非常窮困的貧民,他們除了隨身的簡單行李,幾乎沒有什麼

財產和金錢。當時的北美還沒有發現大型的金礦和銀礦,所以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極為短缺。

加之與母國英國的貿易嚴重逆差使得大量金銀貨幣流向英國,更加劇了流通貨幣的稀缺'注

2。1'。

北美的新移民透過辛勤的勞動所創造出來的大量產品和服務由於流通貨幣短缺而無法進行充

分和有效的交換,從而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應對這個難題,人們不得不使

用各種替代貨幣進行商品交易。諸如動物的皮毛、貝殼、菸草、大米、小麥、玉米等接受程

度較高的物品被各地用來當錢使。僅在北卡羅萊納州,1715 年時就有多達17 種不同的物品

被當作法定貨幣(Legal Tender),zf 和民間可用這些物品進行稅務繳納、公私債務償還和

商品服務買賣。當時所有這一切替代貨幣都以英鎊、先令作為會計結算標準。在實際運作中,

由於這些物品的成色、規格、接受度和可儲存性都相差很大,難以進行標準計量,所以雖然

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沒有貨幣的燃眉之急,但仍然構成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

長期的金屬貨幣奇缺和替代實物貨幣應用的不便促使當地zf 跳出傳統思維,開始了一種嶄新

的嘗試,那就是由zf 印刷和發行紙幣(Colonial *)來作為統一和標準的法幣。這種紙幣和

歐洲流行的銀行券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沒有任何金銀實物作抵押,是一種完全的zf 信用貨幣。

社會上的所有人都需要向zf 交稅,而只要zf 接受這種紙幣作為繳稅的憑證,它便具備了市

場流通的基本要素。

新的貨幣果然大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商品貿易日趨繁榮。

同時代的英國的亞當。斯密也注意到了北美殖民地zf 的這一新的貨幣嘗試,他相當清楚這種

紙幣所帶來的對商業的巨大刺激作用,特別是對於缺少金屬貨幣的北美地區,“基於信用的

買和賣,使得商家可以每月或每年定期結算相互之間的信用餘額,這將減少(交易的)不便。

一個管理良好的紙幣系統,不僅不會產生任何不便,甚至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擁有更多的優

勢。”'注2。2'

但是,一種沒有抵押的貨幣是銀行家的天敵,因為沒有zf 債務作抵押,zf 就不需要向銀行

借當時最為稀缺的金屬貨幣,銀行家手上最大的砝碼一下子就失去了威力。

當本傑明。福蘭克林在1763 年訪問英國時,英格蘭銀行的主管問他新大陸的殖民地如此興旺

發達的原因時,福蘭克林回答:“這很簡單。在殖民地,我們發行自己的貨幣,名叫‘殖民券’。

我們按照商業和工業的需要來發行等比例的貨幣,這樣;產品就很容易地從生產者那裡傳遞到

消費者手中。用這種方式,創造我們自己的紙貨幣,並保證它的購買力,我們(的zf)不需

要向任何人支付利息。”

這種新的紙貨幣必然會導致美洲殖民地脫離英格蘭銀行的控制。

憤怒的英國銀行家們立刻行動起來,在他們控制之下的英國議會在1764 年透過“貨幣法

。onefx/bbs

案”(Currency Act),嚴厲禁止美洲殖民地各州印發自己的紙幣,並強迫當地zf 必須使用

黃金和白銀來支全部向英國zf 的稅收。

福蘭克林痛苦地描述這個法案給殖民地各州帶來的嚴重經濟後果,“只一年的時間,(殖民地

的)情況就完全逆轉了,繁榮時代結束了,經濟嚴重衰退到大街小巷都站滿了失業的人群。”

“如果英格蘭不剝奪殖民地的發幣權,殖民地人民是樂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