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1部分

一身冷汗。趙文華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衝鋒在前給士卒做個榜樣的事就兔談了。他只得伸長脖子,象掙頭鴨子一樣呆立帳前東張西望,竟是弄不清倭寇從哪裡殺來?彷彿憑空一個霹靂,震得他昏頭轉向,竟不知倭寇在什麼地方?趙文華正要吶喊,喉嚨如骨在梗,竟是叫不出聲來。他哪雙腿也不甚爭氣,虛軟得象沒有骨頭一樣。莫說逃跑,就算站立也有些費力。趙文華惴惴不安的尋思想:“莫非倭寇劫營來了,這天色黑漆漆的怎生躲避刀劍?一不少心,把命送在這兒就冤枉了。”趙文華有些後悔,早知道征戰殺戮這麼恐怖,他就不會硬充好漢招攬這危險的事。

忽見武承權從夜幕中氣喘吁吁跑過來道:“大人莫怕,只是倭寇到這裡巡邏,已給大夥兒趕走了。”趙文華聞言好似吃了定心丸一樣鎮靜自若,回過神來握拳振臂嚷道:“給我抓活的,莫放走一個倭寇。”恐慌既去,豪情頓生,以二千多狼兵隊伍對付幾個倭寇豈不是小菜一碟?如果斬殺倭寇請功,何足為奇?但是若活捉一兩個倭寇解京示眾,那將是天大的功勞。武承權不愧是趙文華的左膀右臂,對主子的心思心領神會,馬上飛似的沒入夜幕之中,大嚷道:“兄弟們,給我抓活的,趙大人有令,活捉倭寇,重重有賞。”

卻說岑大郎這晚多喝幾碗酒,聽說有倭寇闖營,聞獵心喜,拿起自家的武器,一把五十斤重的勾蠊刀,帶領幾十個狼兵圍捕倭寇。那幾個倭寇見狼兵如潮水般湧過來,欲逃無門,只能背靠背組成一個圓形鐵桶陣,負隅頑抗。以圖多殺傷狼兵,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賺。倭刀橫飛,狼兵損失慘重。岑大郎見這幾個倭寇武功不錯,強攻只是增加無謂傷亡。只得發號施令:“刀斧手蹲下協防,弓箭手引弓待發。”狼兵配合無間,很快就站住陣腳,並對倭寇構成威脅,減少自己人的傷亡。

武承權他們仍然是使勁大叫大嚷,搖唇鼓舌道:“欽差大臣有令,不可放冷箭傷了倭寇的忸性命,要生擒活捉倭寇!”

趙文華這招昏招,損人不利己,實實在在幫了倭寇的忙。本來狼兵佔盡優勢,殺這幾個倭寇只是舉手之勞,因不少狼兵抱著活捉倭寇換取賞金的念頭,結果反而被倭寇多殺傷。加上倭刀鋒利,狼兵要活捉倭寇也不容易。岑大郎棲牲幾十個狼兵也生擒不了這幾個強捍的傢伙,只得下令把倭寇射殺,倭寇以一當十,大量殺傷狼兵,可謂雖敗猶榮。狼兵迎合欽差大臣欲擒倭寇,得不償失。趙文華聽見武承權回覆說不曾抓住倭寇,大為光火,把岑大郎臭罵一頓。

翌日,趙文華繼續沿著運河前行。中午時分來到一個叫曹涇的地方。趙文華下令狼兵在當地挖土建灶,打算吒吃了飯再趕路。那伙頭軍支鍋做飯,一時間爐火熊熊,煙焰匝地,那酒肉香混合煙火氣味,傳到十里之外。哪地方的人都曉得狼兵打從此地經過,並在彼處紮營做飯。

岑大郎跟倭寇幹過一場,深知倭寇不可輕視,眼見趙文華大模大樣燒火做飯,頗有點不知死活的味道,隱隱約約覺得不對勁。可謂藐寇玩兵,自找死路。就上前勸道:“欽差大人,此地是倭寇出沒之地,凡事小心為妙,我們不知倭寇躲在哪裡,行事不能太過張揚,須知行兵打仗,貴在神出鬼沒,擊敵於懈怠之中,如今這樣生火做飯,炊煙繚繞,人喧馬叫,這不是明擺著讓倭寇知道咱們在這裡生火做飯嗎?行兵佈陣,宜慎重從事,萬萬不可生明火做飯。”

趙文華對岑大郎未能生擒活捉倭寇的事耿耿於懷,他當然無法接受岑大郎對他教訓。氣昂昂道:“我讀的書比你吃飯還多,用得著你提醒我嗎?倭寇幾十人一幫,數十人一夥。他們哪裡見識過我們人多勢眾的對手,聽見咱們出動,他們早望風而逃了。”趙文華對岑大郎苦口婆心當成耳邊風,卻拿出欽差大臣的派頭,對那些伙頭軍頤指氣使,這菜要加油,這菜要加料,要求甚多,稍不如意,就橫加責罵!

伙頭軍忙了一個時辰,才把這頓飯菜完成。狼兵正要吃飯,恰在此時,不知哪裡殺來一股倭寇,彷彿從地底下鑽出來一樣,突然對狼兵發動襲擊。一隊刀斧刀先從密林中出來,半蹲半跪,豎刀待敵,後邊是一排火繩槍手。倭酋一聲令下,火繩槍手就連續槍響。狼兵猝不及防,不知道倭寇來了多少人馬?前排火繩槍手放完槍,後排火繩槍手就接著開火,如此交替,形成不間斷火力。這些倭寇行動迅速,訓練有素,如同神兵天降,把狼兵打得潰不成軍。

岑大郎下令狼兵退出一箭之地,負隅頑抗,跟倭寇對峙。可狼兵陣腳已亂,約束不住。自相踐踏,亂成一團。狼兵都在倭寇射程內,怎麼樣躲藏也避免不了捩挨一槍。可憐岑大郎這樣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