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道君皇帝”的模樣。於是,道士成為他最寵信的人,他對道士言聽計從,道士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一點主見也沒有。萬民匍匐在他腳下,他俯伏在神仙腳下。
嘉靖皇帝最寵信兩個是邵元節和陶仲文。邵元節本是龍虎山上清宮的一個主持,因緣際會到京師向嘉靖皇帝進貢紅丸,一種夜御十女的金槍不倒的神奇藥物。邵元節向嘉靖皇帝進貢紅丸時,朱厚熜正當年方壯年,那紅丸是扶強不扶弱的。血氣正旺的嘉靖皇帝吃了紅丸之後自我感覺良好,於是對邵元節奉若神明,敕建真人府,讓邵元節住在宮中,以便他練功遇上難題時隨時諮詢。嘉靖十五年又拜邵元節為禮部尚書,賜給蟒服和闡教輔國的玉印,朝廷官員以及嘉靖皇帝本人都稱邵元節為國師。
另一位方士名叫陶仲文,他曾做過黃梅縣的縣吏和遼東大使,是正經八兒的朝廷命官。由於練達人情,豁然開朗覺悟仙道。時人戲稱他“先為縣吏,後為庫官,最後又成道士,真是出神入化,妙不可言!”不管陶仲文為官怎樣,但他轉換成道士的角色無疑是最成功的。陶仲文與邵元節有同道之誼,當初他進宮時也是由邵元節推薦引見的,也受到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信賴,後來被嘉靖皇帝特授少保、禮部尚書。不久,又加少傅、少師,仍兼少保。在明朝,一人兼領“三孤”頭銜,只有陶仲文一人而已。稍後,嘉靖皇帝又重用段朝用、龔玉佩等道士。嘉靖皇帝為了方便道士指導他修行練功,特地在宮中開設後門,道士有所奏請,可從後門進去。
陶仲文雖然是邵元節引見進身的,與邵元節也有同門之誼,但並不意味道著他與邵元節沒有衝突,為了爭奪帝寵,兩人在暗地裡也少不了明爭暗鬥。比如說邵元節提倡飲食仙丹養身,陶仲文則提倡性命雙修,重視凝聚精神,反對嘉靖皇帝濫用紅丸之類的春方損害身體。也就是說,用怎樣的方法強身健體,他們有不同的看法。
當邵元節向嘉靖皇帝奏請釋放王婆留這個小倭子,並委派王婆留下西洋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時。作為做過幾任官員的陶仲文也打聽到這個訊息,他身上遺留少許的正義感開始發作了,他認為委託小倭子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有損天朝威儀,反對邵元節容留包庇倭子這種有失顏面和體統的事,他認為邵元節肯定跟王婆留有交易,收了倭子的銀子,才替倭子說好話,否則怎會千里迢迢把一個小倭子帶回宮中並推薦給皇上哩?這件事肯定是有問題!邵元節說用人不疑,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讓小倭子幫助皇上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也沒有什麼不可以。陶仲文則認為不可以,堂堂天朝,奇人志士所有都有,讓一個小倭子幫助皇上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那不是一樁笑話麼?
邵元節有苦難言,感到挺委屈。他明明是一心為皇上的健康著想,偏偏有人認為他居心不良,真讓他有點百口莫辯。怎麼樣才能讓陶仲文之流改變偏激的看法呢?邵元節決定讓他們親眼見證王婆留身上發生的奇蹟,當他們見證到奇蹟後就會知趣地閉上嘴巴。
邵元節的副手錢丹對他師兄這種不把奇貨獨佔的行為頗為不解,疑惑地道:“師兄,我們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這件寶貨呀,為什麼不能留下自用,就這樣公開這個秘密,這不是白白讓人家佔功勞嘛?”
“我也想藏掖自用,不公開這個秘密。只是皇上態度曖昧,奏文留中不發,不知他想什麼呢?”邵元節氣急敗壞道:好心辦成壞事,他其實也十分焦燥。
錢丹其實也體會到他師兄邵元節無可奈何的意思,看見邵元節一片冰心反被人看作是歹意,心中也憤憤不平。他對陶仲文這位多管閒事的同道也看不順眼,可說是對陶仲文一直心懷不滿,只是找不到機會報復打擊此人,這時他抓到王婆留這件寶貨,當然依靠這件寶貨狠狠損陶仲文一下。於是他向邵元節請教道:“皇上為什麼不看好人魚血這個長生仙方呢?”
邵元節唉聲嘆氣道:“皇上病了,據宮中的太監說,皇上關節炎發作,痔瘡病也犯了。太醫沒有辦法,我們指導他的練功靜坐的強身方法也不靈驗。皇上似乎是覺察到他被咱們忽悠了,正在太發脾氣哩!我也得避避風頭,不能在這個時候去招惹他呀!”邵元節作為一個高明的老中醫,他很清楚一個人長期靜坐將導致什麼後果。大多數道士練功坐久了,長生不老神功沒有練成,反而練出一身關節炎和痔瘡來,真是諷刺呀!也就是說,嘉靖皇帝虔誠地長期靜坐練功,沒有練成長生不老神功,居然練成了痔瘡神功,你說氣不氣人呀?換了誰也想不開。
第十二章 恐怖病痛
皇上犯病了,那可不是簡單的頭痛發熱之類的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