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2部分

於王婆留這支海盜部隊大部分人都裝備了品質優異的倭刀,從冷兵器而言,海盜部隊的兵器優於大明官軍。但從熱兵器而言,無論裝備火銃、火炮的數量和質量,海盜部隊都比大明官軍差很多,根本上無法與大明官軍相提並論。

史書說農民起義軍揭竿為旗,斬木為兵。農民起義軍就是一群窮鬼,一群烏合之眾。王婆留這支烏合之眾的火器裝備也不是比大明官軍優勝。而大明官軍的火器裝備比海盜佔優,這是無容置疑的。無論如何,事實證明朝廷軍隊裝備卻始終優於或不亞於海盜。這個問題從滿清仿製明朝的火器很能說明事實,據說數百年後的清朝火炮尚不如數百年前的明代,以至於林則徐在虎門鑄炮的時候尚需參照明代火炮的圖紙。大明官軍的裝備先進可見一班?

但是,當時的大明官軍已變成一支享福的軍隊,腐敗的軍隊,哪還有當年打江山時驅除韃虜的銳氣。以這支外強中乾的軍隊對抗當時方興未艾、士氣旺盛而又身經百戰的海盜部隊,實在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值得深思的是當時大明官軍的部隊裝備非同小可,火器甚至比海盜的佛朗哥火炮還要好,擁有火槍火炮大明官軍反而敗給只有弓箭大刀的海盜,確是令人感到羞恥。大明官軍潰敗後,還給海盜留下一堆堆火銃、火炮!事實證明,兵器也要看給什麼人用,一支腐敗的軍隊,給他們什麼兵器也沒用。

鄒桂芳帶著二千步兵首先到達象山腳下時。而其他協從作戰的兄弟軍隊,比如作為的右翼湯克寬軍尚在百里之外,而胡宗憲這些運輸輜重的部隊更嚴重滯後,拖著沉重的火炮才剛剛上路。

就在這時,一騎出去的探馬疾馳而回,氣喘吁吁地衝進大帳:“報告,前方發現海盜的行蹤,離營已不到三里地。”鄒桂芳聞報,手上的茶杯一抖落到了地上。趕忙出帳用千里鏡觀察,只見象山腳下幾支倭寇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掩殺過來。

“倭寇來了,倭寇來了,趕快傳令,列陣迎敵。”鄒桂芳用他尖銳的嗓音驚恐地叫了起來:“快——快列陣——他丫的,飯桶,叫你們列陣,你們去哪裡?”還未開戰,不少大明官軍就想腳底抹油——開溜了。

只見鄒桂芳大營裡一片忙亂,兵士昏頭轉向,有人向東走,有人向西竄,人喊馬嘶,完全失去控制。鄒桂芳心裡暗暗叫苦,看來明軍今天肯定會吃大虧。戰場上是講究排兵佈陣的,大明官軍平日操練的陣法甚多,比如有我們熟識的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面埋伏陣。都是中看不中用的集體體操,結果官軍亂了一會,本能聚成一團,擺出一個圓形鐵桶陣。

在遠處望見明軍旌旗不整,陣型散亂,王婆留立即舉起倭刀一揮,大喝一聲:“吹號角進兵!”

宋師道率領一百海盜首先出陣,一字排開,白刃如林,明晃晃的倭刀煞是令人恐怖。在雷鳴般的戰鼓聲中,高聲喊殺,如大河決堤一般掩殺過來,排山倒海的喊殺聲似乎把空氣喊得晃動起來。

這一次接戰,海盜兵分三股,由宋師道、宋展雄和宋明吾三個頭目率領,一下突入立足未穩的官軍陣中,鄒桂芳這一路先鋒隊,兵馬潰不成軍。

大明官軍中有不少人從沒上過戰場,還有一些人不過是流氓地痞而已,面對如此兇狠的薩摩武士衝鋒,他們還是第一次遇到,薩摩武士威猛強悍的氣勢讓他們心膽俱裂,嚇得瑟瑟發抖,步步後退。

“快讓弓弩手放箭!”鄒桂芳大喊。已嚇得魂飛魄散的部下根本聽不到鄒桂芳的喊聲,弓弩手也一個個驚慌遲疑,不敢衝到陣前。大明官軍習慣打那種以多欺少的群架,看見薩摩武士不要命似的衝過來,軍中流行的恐倭病又臨陣發作了。

憑著多年與倭寇作戰積累的戰場經驗和教訓,鄒桂芳知道,不用強弓勁弩對進行薩摩武士遠距離殺傷,一旦短兵相接,大明官軍很可能會一觸即潰。他一咬牙,大聲命令自己所部的親兵:“隨我迎戰”。一馬當先向薩摩武士衝了過去,他希望能以此激勵其他的兵士,使他們敢於抵擋強敵的進攻。但兇狠的薩摩武士已不是他個人神勇能遏制了,鄒桂芳殺掉一個倭寇,自己頂不住,只得掉轉馬頭,向後疾馳而去。薩摩武士頃刻將大明官軍的陣型衝得七零八落,大明官軍的將士們見主帥先逃,也爭相潰散逃命。

沒有弓箭和火炮掩護,短兵相接,大明官軍根本不是眾海盜的對手,很快就被海盜分割蠶食,漸漸不支,官軍一個個被鋒利的倭刀砍倒,人數在迅速減少。

鄒桂芳的部屬正在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