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熱血天誅的手段對付他們比較爽,比較痛快。這可以享受一種貓逗老鼠的快感!
王婆留在到達松江姚發家中之日,並沒有立即展開殺戮,而是給唐三和姚發各發一封信,向他們下了挑戰書,告訴唐三和姚發,他王婆留今晚就來登門拜訪他們!
姚發這個對江湖規矩不太瞭解的外行人,拿著王婆留的書信詫為奇事?問唐三那是什麼意思?唐三知道王婆留這封信實際上是向他們下達死亡通知書。他卻不敢把實情告之姚發,只說那是敲詐勒索的書信。一向把金錢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姚發自然不吃這一套,嘟囔著說:“要錢沒有,要命倒有一條!”一把將王婆留的警告信撕得粉碎。
唐三自身難保,也懶得再管這姚發的生死了,保住自家性命再說。現在他只想私下跑路閃人,暫時避開王婆留這個災星剋星,躲過這一關再出來混江湖。
南塘與松江媲鄰,相距不遠。作為兩地有代表性的地主豪強,姚發與唐三父親唐伯康自然有些生意往來,彼此結成同盟,互相關照,不在話下。唐三祖上世居江南邊陲,住在這南塘附近,他父親唐伯康也是正經八兒的寧波幫商人,在寧波、溫州一帶與海商和倭寇交易互市,也賺上潑天的傢俬,整個唐氏家族日子過得十分滋潤。在南塘當地,唐家也算得上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唐家到唐三這一代,生意越做越大,說他唐家生意興隆通四海,一點也不過份。雖說唐家生意越做越大,但風險也大。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左右,則嘉靖大倭寇時期,江南大亂,沿海地方,兵匪橫行,局勢完全失去控制,正當商人已不可能在那些地方做正常交易了。唐家借地頭蛇之利,找到商機,另闢蹊徑與倭寇貿易,替倭寇窩贓,做二道販子買賣。這本來是一種獲利很大的無本買賣,但又奸又黑的唐家父子硬是把這種不要本錢卻大有賺頭的生意搞砸了。因為唐家父子夠奸夠黑,連倭寇也敢騙,甚至是買完貨後扣押倭寇的貨款不給人家。
別看一些海盜搶劫時窮兇極惡,但他們進入港口貿易市場時,同樣接受貿易市場的遊戲規則制約,遵守規矩。人家給錢就發貨,欠債就還錢。維京海盜也好,加勒比海海盜也好,倭寇也好,進入港口貿易市場時都變成了正常人。
而某些聰明絕頂的中國大明商人在進入貿易市場時卻由正常人變成卑鄙無恥的騙子、甚至是瘋子。佔盡便宜還賣乖,還說上門討債的倭寇是搶劫?這種聰明絕頂的奸商也只有大明天朝這片神奇的土地才有。因為歷朝歷代我們有這種不守規矩,不受貿易市場的遊戲規則制約奸商存在,我們生活才如此艱難,我們的交易成本才這麼高,我們的市道才這樣糟糕……我們的市場什麼都不缺?
我們的市場只缺少誠實!
我們這片神奇的土地聰明人太多!
第九章 熱血天誅(9)
而某些聰明絕頂的中國大明商人在進入貿易市場時卻由正常人變成卑鄙無恥的騙子、甚至是瘋子。佔盡便宜還賣乖,還說上門討債的倭寇是搶劫?這種聰明絕頂的奸商也只有大明天朝這片神奇的土地才有。因為歷朝歷代我們有這種不守規矩,不受貿易市場的遊戲規則制約奸商存在,我們生活才如此艱難,我們的交易成本才這麼高,我們的市道才這樣糟糕……我們的市場什麼都不缺?
我們的市場只缺少誠實!
我們這片神奇的土地聰明人太多!
唐三接管唐家財政大權做生意的時候,大約是嘉靖二十五年左右,那一年唐三才十六、七歲。唐伯康本來有幾個兒子,但其他兒子都不成器,愚鈍得象木頭人一樣,不是經紀人才。只有這唐三有點生意頭腦。因為唐三除了生得聰明伶俐之外,讀書也很上進,還有個過目不忘的本領,這一點對整天跟帳本打交道的生意人來說太重要了。而且唐三又對武術很感興趣,這就更難得了。生意人行走江湖,不免在黑幫的地盤和刀口下討生活,做些舔血的營生。不少有錢人一直被賊人惦念,視為撥毛的羊,待宰的豬,時常騷擾搗亂。唐家也吃過土匪山賊們的欺負,不免招聘僱傭一些閒人打手,組建自己的護院武裝保衛自己的身家財產。
唐伯康幹這騙子的買賣,沒少得罪人,也聘請幾個武藝高強的武師做保鏢看家護院,悍衛自已的身家財產。但唐伯康目光有限,始終看不出前來應聘的武師有多大的斤兩?始終沒招聘到一流的武林高手。他看見自己兒子唐三喜歡武術,是個可造之材。於是,唐伯康便把唐三接帶到江湖上歷練,讓學本領長見識。唐三混在這些五毒俱全的鏢師中間,對鬼蜮江湖耳濡目染,很快便上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