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0部分

不知死活。你以為我們去大陳島遊玩是不是?人家去哪裡幹刀子舔血的營生,你也來湊熱鬧,你就不怕死在哪裡嗎?”

“我不怕,我不怕,死也要跟你走。呃,我有危險,你不會見死不救吧?”穗花明日香心想她死在王婆留身邊,她心中便沒有遺憾了,所以就算前路兇險萬分,她也不離不棄,陪伴王婆留左右。

依王婆留意思,他想穗花明日香留在碧溪堂,等汪直派人來接她。故他也懇求汪五爺幫他勸勸這穗花明日香,不料汪五爺卻說:“你帶她走吧,她這刁蠻性格,我也管束不住她,還是讓她跟著你比好。否則再走失,我可擔當不起呀?”汪五爺也不是老糊塗蟲,他也看得出穗花明日香愛上王婆留,只服王婆留管教,樂得把這燙手山芋推給王婆留。

王婆留無可奈何,只得帶著穗花明日香出海。途中,他還是忍不住見教幾句這穗花明日香,責怪這丫頭太輕信人,不會自我設防,居然在杭州被唐三這騙子三言兩語騙了,象牛一樣任人家牽著鼻子拉走,太可笑了。

不料穗花明日香卻不領情,揚著粉拳沒頭沒腦地往王婆留身上亂打,任性地道:“都怪你,都怪你,人家來杭州為了找你呀,是你害我落入賊手。我為你出門才上當受騙,你還幸災樂禍哩?你的心不是肉長的。”王婆留無語了,也許他跟這事真的脫不幹系。不過他已瞧不上這穗花明日香了,以為她已經成為婦人,卻不知她端然是處子。

不一日,王婆留一行人到達大陳島。大陳島古稱東鎮山,或洞正山,公元五世紀中葉始聞。古代由台州往朝鮮、日本的商貿船隻皆取道該島,並習慣以高梨頭礁為航海標識。上大陳島古又稱三女山或三盤山,一說為釋教始祖如來佛的出世之山,史載“有二石如松狀,號石松,潮平則沒,舟行必避之”。這松枝狀的適淹礁很可能是珊瑚礁,今天漁民在大陳海底仍常能拖獲小塊珊瑚殘骸,即說明這個問題。歷史上正式以“大陳山”為名的,最早見《鄭和航海圖》記載。

大陳島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島嶼。由於從台州往朝鮮、日本的商貿船隻皆取道該島,所以明代嘉靖年間,大陳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海盜與明朝官兵在大陳島展開曠日持久的殘酷攻防戰,反覆爭奪大陳島,互相易手。據說嘉靖三十四年,明軍水師於大陳洋追剿倭寇,並在哪裡擒獲通倭大盜。大陳島是台州列島一百零六個島礁中的主島,分上、下大陳,二島僅相隔二點五公里水道,總面積十一點八九平方公里。上大陳島,又名上臺,面積六點六平方公里,丘巒起伏,主要種植甘薯、豆類;西南部有避風港灣。大陳鎮駐地下大陳島距海門港五十二公里,又名下臺,面積五點二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形為主,漁業發達,打魚的漁船多在下大陳島停泊。峰鳳尾山坐落大陳島西部,海拔二百二十八點六米。島上崗巒起伏,是冷兵器時代弓弩手的制高點,也是夜航燈塔的指向所在。

大陳島氣候宜人,景觀奇絕、海產豐盈、自然條件優越。島上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五十六,年平均氣溫十七度左右,具有典型的冬暖夏涼的亞熱帶氣候環境,素有“東海明珠”之美稱。由於潮汐、洋流、風流和海洋生物的長期作用,大陳海域向以漁產豐富著稱,島礁四周棲息著眾多的石斑魚、黑鯛、梭子蟹、七星鰻、虎頭魚、大黃魚、鱸魚、真鯛等魚類生物種群。浙江一帶的漁船多雲集大陳漁場捕撈帶魚,魚汛期,島四周千帆雲集,桅檣如林;入夜,漁火萬千,蔚為大觀。大陳島同時適合觀海、垂釣。

大陳島有海神廟、天后宮、漁師廟等神祉。島上還有數千家土著居民,世以捕魚為生。明朝廷海禁罷市,已不把這些捕魚為生的土著居民視作守法良民了,而是把他們視為賊寇。島上的土著居民也防備官兵、海盜兩害相侵,擁有自己的武裝。兵、匪來擾時,一聲鑼響,全民皆民。

王婆留一行人初至大陳島,到達宋師道的水寨。入鄉隨俗,不免與宋師道拜訪當地土著居民的大姓人家,如族長、宗主之類的管事人物。知會這些人,約定官兵來時互相協防、救應。當地土著居民以特色菜餚招待王婆留等人,王婆留他們得以一嘗漁民醃製的魚生、辣螺醬、蟹板等人間美味。飯後,王婆留與穗花明日香跟隨幹活的漁民出海捕魚,親手抓了幾條大黃魚、大石斑,享受午後最愜意的消遣。王婆留拿著一條大石斑掂斤播兩的時候,心中不免暗想:“我眼下被官兵通緝追捕,要不要找個隱蔽的海島過這種與世無爭的神仙生活?”看看身邊的穗花明日香以及跟隨他身後的宋師道,王婆留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責任他必須扛起,有些事情他無法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