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思索就破口大罵。他與袁舞陽這個假倭一向分贓不均,對袁舞陽素有成見,但他的智商又不如袁舞陽,經常被袁舞陽使用陰謀詭計弄得苦不堪言。因為兩人素有積怨,山童聽到袁舞陽已投降明軍的謠言,立即信以為真。
袁舞陽被鄒桂芳、湯克寬兩支明軍勁旅圍堵,夾攻難當,也吃了些苦頭。派人向友軍山童請求支援,部下領命去了半天,不見回來。明軍中間有人起勁地對他勸降:“袁舞陽投降吧!你的友軍山童已鑽入俞將軍伏擊圈中,被圍殲了。俞將軍念你是漢人,準你投降,投降吧!”
袁舞陽聽見這個不幸的訊息,也說不清高興還是鬱悶,這個冤家對頭死了也不見得是壞事,只是死得不是時候罷了,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他遇上麻煩事的時候死了,也夠混帳了。不免好奇也向他的部下問道:“山童這傢伙真的死了嗎?”
“我也不知道呀,營裡營外,謠言四起,有人說明軍已斬得山童首級,掛在轅門示眾哩,路遠看不清,不知是真是假。”
“你再派個得力助手去打聽實落訊息,再向我回復。”他部下領命走了。
鄒桂芳、湯克寬用幾重錐形陣圍著袁舞陽往死裡打,殺得袁舞陽這支假倭屍橫遍野。袁舞陽這支假倭裝備不如山童這些真倭,幾乎沒有幾個人裝備、擁有倭刀。即使有裝備倭刀的傢伙,大多數人的武藝只有半桶水,基本上不懂得倭刀術,無法把倭刀的優勢發揮出來。鄒桂芳、湯克寬的錐形陣對付袁舞陽這些假倭可謂十分有效,重創袁舞陽這支假倭,就差點兒沒有把袁舞陽他們吃掉。
袁舞陽派出去求援的部將在一個山旮旯兒找到山童,看見山童居然還活著,見鬼似的恐怖,驚叫道:“大王,你還活著啊?大家都說你死了哩!”
“你敢咒我死,你大大的壞,我劈你。”山童氣壞了,舉刀作勢欲劈。
“不要哇,大王;饒命呀,大王;你沒死就好,不過我們的兄弟卻快死了,我們被明軍包了餃子啦,求求你快救我們。”
山童對袁舞陽部下的話置若罔聞,大吼道:“你們狡猾狡猾的,我不信,我不上你的當。你們已投降了明軍,想誘我上道。哼,沒門。”
袁舞陽那個部下眼見山童不可理喻,轉頭就跑,被山童趕上,一刀殺了。
胡宗憲坐鎮在山坡上的中軍營帳,聽著探子流水的彙報軍情。當探子給他彙報山童殺了袁舞陽那個部下時,他眉飛色舞大笑道:“是時候了,俞將軍,撤下山坳的弓箭手。讓山童這支真倭寇跟袁舞陽這支假倭會合吧!他們會狗咬狗的。”俞大猷依言撤兵。
袁舞陽這些假倭被鄒桂芳、湯克寬等人堵住入城的去路,只得往山坳哪邊退卻,劈頭撞上山童。山童戒備森嚴,發瘋似的阻止袁舞陽他們靠攏過來。山童反覆進攻明軍這道防線,始終拿不下來。袁舞陽說到就到,難道不可疑嗎?他本來不信任袁舞陽,加上諸多因素誤導,使他對袁舞陽充滿敵意。也是袁舞陽合該晦氣,他居然還想作夢跟山童會合,指望跟山童聯手突破明軍的鐵壁包圍圈。
山童待袁舞陽走近他身邊,也不等袁舞陽開口解釋誤會,分辨青紅皂白。突然襲擊,一刀砍下袁舞陽腦袋。袁舞陽的手下都被山童這不近情理的舉動嚇得魄散魂飛,立即倒戈,投入明軍營中,使山童更加堅信自己英明正確:“丫的,果然如此,想算計老子呀。幸好我聰明伶俐,識破你的陰謀詭計。哼,哼,想再騙我,沒門。”
俞大猷這一仗雖然算不上大捷,但也算有些斬獲,殺了一百多倭寇,並俘虜五六百個假倭。儘管這些假倭是自願投誠的,並不是他們用實力去迫使對手屈服。自倭寇播亂海濱以來,官軍一直被倭寇打得象喪家之狗一樣滿路亂跑,可說是從來沒有人建立如此輝煌的武功。
幾日之後,巡撫王忬大人帶著張經、曹邦輔等幾個江南大員,各級將士五六千人,增援台州。俞大猷、胡宗憲等地方官員不免三三兩兩參見王忬,禮畢,便列坐一旁,聽候上司訓話。
王忬道:“本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家大事,關係士卒生死存亡,某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事事籌劃,不容有遺珠之憾。在路上,本院連日打聽,知道金尼足智多謀,手下多有能征善戰的悍將,兵勢甚是兇勇,賊眾不下數千之多。且海外還有強援,確實是個勁敵。地方衛所久享太平,戰士缺少訓練,無力守土,被這些兇徒賊子不斷蠶食海疆,實在可恨。上辜負皇恩,下失民望。令我朝多少能人志士扼腕悲嘆呀,爾等枉食君祿的人,寧不自愧?”一番訓斥,罵得俞大猷、胡宗憲等地方官員個個垂頭喪氣,自覺臉上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