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果老搖頭苦笑道:“在這個倭寇到處抄掠的年頭,老百姓想過幾天安定的日子還真不容易呀!連普通老百姓認為帶不走搬不動的田地也不安全,一群倭寇蜂湧過後,說易手就易手,你有地契也沒用。況倭寇駐紮下來,不僅霸佔田地,還掠人為奴。假如你落在倭寇手裡,能活下來做個穩當的奴隸,已算你祖宗積德了。你別指望保住田地,或者擁有財產,只怕你想做個奴才也不可得。在這種情況下,劉雲峰大俠在南唐鎮劉家整合立蕩寇營,組織民兵抵抗倭寇的侵略,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護一方百姓安全,你說這事容易嗎?你說這事有多難?你沒參加過民兵與倭寇爭鋒打仗,你體會不到戰爭有多殘酷。劉家集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代獲得一份平和安寧,是我們民兵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劉果老老臉帶著幾分得意的顏色,似乎對自己生為劉家集人感到非常自豪。
徐鳳儀也慶幸自己來對地方了,上天鬼使神差讓他流落到這裡,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徐鳳儀預感到有一個強人能對他命運施加影響,而且讓他有些作為。
只見劉果老又滔滔不絕說道:“多虧蕩寇營,多虧劉幫主給我們蔭庇!我劉家才保住祖傳那四十畝薄地,飼養著幾十頭家畜,過上這種溫飽生活。”劉果老說到此處,話鋒一轉,唉聲嘆氣道,“除了劉家集外,在這周圍數百里鄉村地面,若要再尋找一個象我這樣殷實家境的人家,比大海撈針還難,你信不信?失去劉雲峰大俠的庇護,我們劉家集這些村民就不可過上這種幸福的生活。我們能過上這種安生的日子,全是劉雲峰幫主所賜。可恨官府還說蕩寇營結黨營私,有幹國法,嚷著要解散蕩寇營。朝廷軍隊懦怯無用,在對倭寇作戰中屢戰屢敗,無法保護老百姓,又不準老百姓組織民兵自衛,真是豈再此理。這些被倭寇打得落花流水的無能將官,自己不爭氣,對屢次打敗倭寇侵擾的蕩寇營還橫豎看不順眼,總想給我們民兵穿小鞋。哼,誰敢動我們的蕩寇營,我們就跟誰拼命。”
徐鳳儀只能唯唯諾諾,點頭稱是。這劉雲峰幫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劉家集這些村民對他如此推崇備至,看來他肯定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徐鳳儀只想儘快參見劉雲峰,求他收下自己作徒弟學習武藝。於是也把自己的想法跟劉果老明白說了,劉果老連聲叫好,又說現在有志氣的年輕人應該加入蕩寇營參與抗倭戰爭,這才是青年才俊該做的事。
劉果老安排徐鳳儀住他家的客房中,又給徐風儀送上香茶糖果,劉果老哪份如接待親朋好友的權權情意,讓徐鳳儀感慨不已。古語有云:倉稟足而知禮議。信斯言也!人也是在生活安定、經濟寬裕的時候,待人接物也分外隆重熱情。劉果老樂呵呵地拍拍徐鳳儀肩頭,道:“徐公子,你今晚且在敝處屈就一夜,我就住隔壁房中,你臨時有事,開啟窗門喚我一聲就可以。我家主人今日外出未歸,夫人小姐住在後院。只好由我出面接待來客,不周之處,尚請見諒。”
徐鳳儀被這劉果老奉若上賓,受寵若驚,不免向劉果老再三作揖致謝:“劉老你太客氣了,你們這麼熱情好客,殊屬難得。你們確實讓我徐風儀增了見識,開了眼界。領教了,大恩不言謝,你這份盛情我記住了。”當晚,徐風儀便在劉果老家中住下,一夜無話。
次日,徐鳳儀睜開雙眼時,司晨公雞已經三啼,天空中泛出一片魚肚白,紅暈也隱隱約約在天邊顯露出來,這又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
徐鳳儀從床上起來,揉揉雙目,伸了個懶腰,自言自語道:“自遇倭寇以來,流離顛沛,晝夜擔驚受怕,那得一日安生?誰曉得一床錦被,高枕黃梁,如此舒適,今日方信老人所云‘一生三劫多苦難,但願長睡不願醒。’仔細尋想,果然有理。”翻身下床,抱起鋼刀,開門出房。
徐鳳儀百無聊賴,隨意閒逛。走到劉氏門樓下,只見庭院中間有幾個打雜模樣的下人正在灑水掃地。徐風儀向內一個僕人拱手問道:“劉義慶大哥回來了嗎?”
那僕人道:“昨晚回來,侵早又出門辦事去了,一般晚上回來,你且吃些早點,客廳去等我家老爺回來吧。”
徐鳳儀連聲道謝,在那些僕人指點,緩步向劉雲峰的府邸走去。走到劉雲峰家門前,看著皇宮一般氣派的劉氏府邸,徐鳳儀著實吃了一驚,他沒料劉雲峰的家規模如此闊大,若非親眼所見,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劉雲峰的家居然佔地上百頃,圍牆跑馬也要一柱香功夫。這麼大的宅子,內中屋子不下百間,說起來也沒人相信。
只見劉家門外站著兩個勁裝大漢,正在那兒職司門神,一個大漢看見徐鳳儀徑直闖門,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