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要花錢,不免告借一些銀子。得罪一些愛錢如命的守財奴,在所難免。”

“趙鵬當初要建城堡防盜拒賊這件事體,花銷甚大,不僅趙鵬的妻子反對,他的兒子和堂弟對趙鵬的做法也持異議。‘各人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大家都勸趙鵬不要多管閒事,招惹事端。但趙鵬不聽老婆兒子的功告,一意孤行。說‘保家衛國,匹夫有責!’又立趙氏家訓,告誡子孫:其一要忠君報國,經文濟世。其二為糾正世風,匡扶科律。其三急公好義,濟危救困。其四是聯保甲以靖盜賊。……趙氏家訓,洋洋灑灑,規矩甚多,不下千言。內容不外是勸子孫關心國事、家事、天下事,以小家庭經營大天下,確實是深明大義。

“趙鵬召集幾個有錢的鄉紳,商議這靖盜安民的大事。幾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幾番功過切磋,決定營建趙家城堡,一為安全防禦之計,保障身家性命;二為靖盜安民,既守自家門戶城廓,得便還要主動出擊,攻打清剿附近的土匪山賊。這趙家莊外設圍牆水溝,內徹箭樓高堡。圍牆高懸十丈,周長數里,氣勢彷彿縣城大鎮格局。有街坊里巷,水塘糧庫,還有練兵場器械室,規模闊大,凡經營數年,才略具雛形。

“在營建趙家莊同時,趙鵬等人也群策群力,共同出資,招募勇敢,收集流民亡卒,糾集莊丁民勇,著手建立一支地方民兵,是為趙家軍。這些莊丁民勇受訓之後,負責保護趙家莊鄉紳士庶的身家財產。附近州縣鄉鎮若有流賊警報,他們也持械趕去支援緝捕賊人。趙鵬作為這支民兵的團練,他十分賣力經營這支民兵,指望憑此保衛自家性命財產,逮住機會同時為朝廷分憂出力。這趙家莊的訓練鄉兵民勇,守護地方,保境安民,靖盜緝匪,無論是趙家莊內部的居民,還是附近鄉鎮的民眾,都認為詹翰林做了一件好事。

“有道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極禍福。這詹翰林一心做好事,好心人卻得不到好報應。卻說浙東嵊泗列島有兩個強盜,一個叫鐮田天龍,另一個叫野島地龍,這兩頭巨寇帶領二三百個小倭子四出殺人放火,勒架勒索,無惡不作,人稱天地二寇。當初這天地二寇也只往海邊熱鬧的市集去打劫,對於遠離海邊的內陸城鎮是沒有多大興趣的,畢竟路途太遠嘛,則便是倭寇壞到家,還傻到家。跑這麼遠的路來搶劫豈不是白痴?

“但趙翰林的修城堡和練兵勇的做法卻引得這天地二寇疑竇叢生,他們認為趙翰林這樣做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這趙翰林肯定是個大大有錢的主,勞民傷財修築城池,莫非是建這銅牆鐵壁收藏黃金?於是糾集幾個海島的海盜瘋狂進攻這趙家莊。這些海盜始終認為趙翰林很有錢,沒錢修城堡幹什麼?沒有錢能修建成這麼堅固漂亮的城堡嗎?這些老財主家裡肯定藏滿金銀財寶,這個猜想一傳十,十傳百,無中生有,竟成事實,惹來無數追風逐影的淘金人。

“趙家莊抵擋不住強盜的瘋狂進攻,四出求救。這求救的第一個物件當然是官府,官府靖盜安民,原本是責無旁貸,但趙翰林的兒子拿翰林的手信筆墨賓士州縣,想請大明軍隊來逐匪安民的時候,那些當官的人卻恨趙翰林多管閒事,自招禍端,沒事修這城堡幹啥?有錢不如捐獻出來,助充軍餉。平時沒受用你的好處,如今惹出事來,卻要官府幫助你收拾爛攤子,休想!這官府竟然不接招,象個跟這件事沒相干的人,坐觀成敗。

第二十九章 出海救人

“趙家村內亂作一團,人們互相指責,互相埋怨,都罵趙翰林不是,是惹禍王,掃帚星,恨不得把這趙翰林生吞活剝。趙家村內的村民分成兩派,有主戰的,也有主和的,自相殘殺。有人想跟強盜媾和,但強盜偏偏不允,要求趙家村限期納貢財寶,湊足一百萬兩銀子才能撤銷圍城。那些圍城的強盜認為趙家村的村民很有錢,要是沒有錢的話,修這個城堡幹嘛?這城堡擺明他們有錢嘛,把城堡修建得如此氣派堂皇,這些趙姓的村民富裕可想而知,若有人擺道理證明這些村民沒錢,鬼才相信!趙家村的村民也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其實他們為修築這個城堡已弄得負債累累,傾家蕩產,結果這個城堡沒有給他們帶來期待的安全感,反而招來殺戮。

“儘管許多人埋怨趙翰林無事生非,無事折騰捏弄一個趙家莊出來,簡直自尋死路。比如大明官方對趙翰林此舉也十分不滿,沒事修城堡幹嘛?這不是炫富顯擺招惹事端嗎?死了活該,做官都是聰明伶俐的人,成精作怪呀,最也不見有人出來替趙翰林收拾這個爛攤子。

“趙家村內的人也無計可施,只能設法自救。逐派出說客求助於江湖山林,請些英雄豪傑幫助,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