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賊眼看那張天悅把總如此託大,以為遇上高手,有些敬畏,忐忑不安。
過了良久,那張天悅把總還是低垂著頭,對倭賊的話好象充耳不聞。
倭賊眼見對手如此傲慢無禮,也被激怒了,終於揮鞭出擊:“朋友再不講話,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倭賊的皮鞭如盤古大斧開天闢地,那股狠勁,真是勢如破竹。如此犀利的鞭法,就算神鬼也吃不消,招架不了。
但張天悅把總還是端坐不動,對倭賊的神奇鞭法簡直無視。
一丈,二尺,三寸,倭賊的皮鞭轉眼間已竄到張天悅把總眼前。可是張天悅把總依然毫無動作,難道他的武功已封神入聖,竟然如此自信?倭賊不禁自覺腦袋有點大了,自己是不是該謙虛一點?
倭賊再次狂舞怒鞭示威,第二鞭,張天悅把總仍然端坐不動,第三鞭張天悅把總還是不動。倭賊抽出第四鞭時,終於打到實著,張天悅把總動了,他卻是全身僵硬的向後臥倒。
倭賊被張天悅把總這奇招嚇了一跳,連忙驟退,蓄氣護身,以防有詐。
可是張天悅把總四仰八叉躺在地上,睡懶覺真舒服呀?倭賊狐疑觀望片刻,最後放膽走到張天悅把總身旁,先用腳踢張天悅把總一下,然後再探張天悅把總的鼻息,原來竟是個死人。
不會是我一鞭子打死了他吧?倭賊覺得無法照著路分尋思。我明明暗中收勁,那種鞭勁不可能打死人的。倭賊人莫名其妙,百思不解,於是仔細給張天悅把總驗屍。
“天,原來這傢伙的死跟我毫無關係,他是給銀環蛇咬死的。”倭賊曾竹青看到張天悅把總左足那被蛇叮咬的傷痕時自言自語道。
張天悅把總在草地亂竄時被銀環蛇叮咬了,還以為是被一隻蚊子叮咬一口,這可憐的傢伙連自己怎樣死也不知道!
明朝官軍的一個把總就這樣完了,真是不可思議呀!
績溪石源三岔路口一箭之地左右大小的地方,將近二百多名江湖好漢將幾個倭賊圍困在道路中間,那三幾個倭賊的坐騎已被勾鐮攔索拖翻在地,他們只能背靠著背,作困獸之鬥。核心地帶,已有十幾餘個南京提刑廳官差和梟龍幫的高手跟這幾個倭賊刀來劍往,殊死搏鬥。血肉橫飛,腥氣瀰漫。喊殺聲撼山震野,松明火把點綴山頭,蔚為壯觀。
這幾個倭賊,領頭那個賊酋正是王婆留無疑,他使用一把無堅不摧的倭刀。倭刀在他手裡,彷彿賦有生命靈氣,若銀蛇出洞,巨龍盤纏,刀鋒過處,人仰馬翻。王婆留身後兩名倭子,年紀大約十六、七歲上下,都是一般的玄色勁衣,給人一種十分壓抑的感覺。這兩個倭子,一個用刀,一個用槍,跟這些唐三這些梟豪悍勇們爭鋒打仗,不讓分毫。刀槍旋轉輪迴,飲血噬肉,招無虛發,把南京提刑廳與梟龍幫那些打頭陣的亡命之徒殺得鬼哭狼嚎,叫苦不迭。
在外圍把守押陣的南京提刑廳官差與梟龍幫的其他好手們,看見其他江湖好漢向他們靠攏,又氣又惱,疾言厲色,阻攔截止。他們象一群護食的畜生,豈肯讓好不容易才到手的肥肉落入狗口?而其他江湖好漢也象嗅到血腥的豺狼,不得一點好處誰肯善罷甘休?針尖對上麥芒,兩眼一瞪,那有什麼好結果,拳頭刀子說了算。因這南京提刑廳梟龍幫不肯讓出小許既得利益,讓本來是替自己助拳的朋友變成自己的敵人,一場混戰,就這祥隆重開場。
周全功作夢也想不到賊酋王婆留竟然變戲法似的招來上百名援兵,只能氣急敗壞,內外馳援,到處奔走殺人。唐三、王妙手他們也自覺哭笑不得,籌劃失算,只能怪自己沒腦袋,但也遷怒這些江湖好漢不識大體,因此大開殺戒,舉起無情霹靂手,對這班不守規矩的奸民刁賊鎮壓遏制,大開殺戒,見誰滅誰,殺人如踏草。
徐鳳儀率領幾十個江湖好漢殺入陣中,與周全功等人爭利。狩獵倭賊已不是這些江湖好漢的首選目標。這些江湖好漢的首選目標是混水摸魚,他們已不奢望拿住賊酋王婆留了,他們殺入官兵神機營中,想乘混亂奪幾把火槍就撤退。在哪種混亂情形下,官兵也分不清誰是賊,誰是自己人?這給一些江湖好漢混水摸魚機會,殺官兵奪火繩槍,一把火繩槍在江湖黑市價值千兩銀子。在混亂中搶把火繩槍也不錯,反正官兵不一定查得清楚是誰搶的?最後結案只能認為是倭賊搶的。這些江湖好漢抓不住倭賊不要緊。只要他們膽子足夠大,仍可以僥倖檄利。
官兵、南京提刑廳提刑官周全功和梟龍幫的好漢們認為人多就穩操勝券,結果他們錯了。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一條蟲。人多確給周全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