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珍十分心疼地說:“少抽一些,煙抽多了傷身體。”
毛澤東一語雙關地說:“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賀子珍又一次提議:“明天是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要搞慶祝活動。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你還要做《政治問題報告》,早點休息吧!”
毛澤東風趣地說:“好!休息。迎接明天,迎接挑戰。”
大會就在謝家祠堂召開。這是一座磚木質結構坐北朝南的大房子。南面是一個若大的空地,西面和西南面錯落著幾棟房子。
祠堂正中的主席臺上,一面綴有五星和鐮刀斧頭的鮮豔紅旗掛在正中央,右側是馬克思像,左側是列寧像,紅色橫幅上寫著: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臺上由主席團主席項英主持會議,在前面就坐的還有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朱德等人。項英宣佈大會開始,臺上臺下熱烈鼓掌。毛澤東這個在第一二三次反‘圍剿’中叱吒風雲、震驚中國的人物,此時只能坐在裡排最邊不起眼的地方。他也鼓著掌。臺下是六百多人的各根據地、白區和紅軍代表。祠堂內坐不下,外面若大的空地上,也坐滿了代表。
到了晚上,提燈遊行慶祝活動,在瑞金城北的官道上舉行。一條無數燈光組成的長長的遊行隊伍,如同一條遊動的火龍,十分壯觀。遊行隊伍中,有紅軍戰士、游擊隊員、群眾,有老人、有小孩、有婦女。他們的手裡有的舉著火把,有的提著用竹蔑製成的燈籠,上面貼著五星、鐮刀、斧頭圖案,還有的提著馬燈。
長長的火龍陣,根據路面的曲折高低有時彎彎曲曲,有時一上一下,長達數里。
火龍陣進入葉坪村,來到謝家祠堂。祠堂裡掛著小燈泡。
那是自己發的電。
項英、朱德、周以慄、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等人站在主席臺顯要的位置。後面擠滿了人,毛澤東站在稍遠的地方,不過他那瘦高的身材,尤如鶴立雞群。他臉上掛著微笑。
不過,那微笑多少帶點勉強。
項英發表了即興講話:“同志們、同胞們、工農弟兄們,我們為什麼選擇今天這個日子搞提燈遊行?那就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和我們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項英的講話贏得了一片掌聲。
毛澤東雖然受到了中央代表的批評,而在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由於成功地粉碎蔣介石對蘇區的三次“圍剿”,在廣大的紅軍指戰員和蘇區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仍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相當於國家主席)和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相當於國務院總理)。
這次會議不久,在寧都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2。寧都風暴
寧都地處贛南,到處是連綿不斷的山崗。寧都城東依梅江,西靠石鼓山。這裡是毛澤東同他的戰友和蔣介石軍隊多次激戰的戰場。
蔣介石的第三次“圍剿”失利以後,國民黨的二十六路軍進駐寧都。二十六路軍的前身,是馮玉祥西北軍的第一集團軍。1926年春夏之交,馮玉祥因軍事失利出走蘇聯。同年9月歸國,在五原誓師,接受革命的三民主義,接受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廢除了愚兵政策,先後有一批著名的共產黨人來此任職。劉伯堅就是其中的一個。蔣介石製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共產黨人被迫離開了西北軍。1930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結果,馮、閻以失敗告終。馮玉祥的這支隊伍在孫連仲的領導下,被蔣介石調防山東的濟寧,改編為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下轄二個師(二十五師、二十七師),四個旅(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九、八十)。孫連仲為軍長兼二十五師師長,趙博生為軍參謀長,高樹勳為二十七師師長;董振堂為七十三旅旅長,季振同為七十四旅旅長。
1930年初被調到南京的浦口,又進行了整編補充。在蔣介石發動第二次“圍剿”的前夕,也就是二三月間,被調到江西的宜黃地區,同紅軍作戰。由於他們當中大多數人不願同紅軍作戰,尤其是發生了“九一八”事變,中下層軍官要求北上抗日。二十六路軍大都是北方人,到南方不服水土,病死比戰死的還要多。運來的藥淨是假藥,短短的幾個月,就死了千餘人。這支隊伍裡早就有共產黨的活動,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秘密成立了幾個黨支部。根據上級黨的指示,正在抓緊起義的準備工作。
就在這個生死攸關的緊急關頭,由於不慎,接頭時洩了密。南昌行營派來了送專件的飛機。
飛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