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迫不得已,只好在12月15日向中央常委會正式提出辭呈,將國府主席、行政院長和陸海空總司令以及所兼各職一併辭去。會後發表了辭職通電。通電上有如下言辭:“……權衡輕重,不容稍緩須臾,再四思維,惟有懇請中央准予辭去國民政府主席等本兼各職,另行選任賢能接替,以維團結,而挽危亡……中正許身革命,進退出處,一以黨國利害為前提。解職以後,仍當本國民之天職,盡黨員之責任,捐靡頂踵,同紆國難,以無負總理之教訓。”
按一般用詞而言,都是“再三”什麼的,他在這裡“再四思維”,好像是給人以誠懇。實際上他不過是欺世盜名罷了。
正在他政治上落難時,傳來了二十六路軍在寧都起義的事。在12月22日後,他攜夫人飛往寧波,而後轉道老家奉化溪口。
林森成了國民政府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長。
蔣介石這一走,實際上給孫科留下了兩個大難題。一是財政。連科員的工資都支付不了。僅一個月的軍費就需1800萬,而一個月的財政收入才600萬。蔣介石密令何應欽天天給他要軍費。為了彌補財政赤字,孫科想停付內債本息。這樣以來,引起了政界和商界的反對;二是外交。孫科用陳友仁取代了顧維鈞,要求張學良保衛錦州,公開同日本絕交。日本揚言要向中國的東南發動戰爭,並要長江中的日本軍艦炮擊南京。孫科政府在這兩大難以逾越的難題上,朝夕不保。剛過1932年的元旦,招架不住局勢的孫科就於元月2日舉行緊急會議,要求蔣介石重返南京。他給蔣介石發了電報後,自己悄悄溜出南京去了上海。孫科政府就這樣夭亡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汪精衛看到局勢難以收拾,不管他出於何種目的,連著向蔣介石發報要他重新到臺上來。蔣介石本想再難為他們一下,奈不住他們的再三懇請。於是,就在18日下午1時後,汪精衛、孫科、張繼、張靜江和蔣介石等在杭州的西湖風景區,一個叫煙霞洞的地方舉行了會議。會議一是同意孫科辭職;二是成立以親日派的蔣作賓為首的外交委員會;三是由汪精衛出面組織行政院。這就是歷史上的“煙霞洞會議”。
蔣介石於1月21日到達南京。28日,蔣介石主持了中政會議,透過了汪精衛為行政院院長。就在這一天的夜間,日軍由租界向閘北、吳淞一帶進攻。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在蔣光鼐和蔡廷鍇的率領下開始了淞滬抗戰。南京政府也倉惶遷往洛陽。蔣、蔡的愛國行動受到了張治中將軍的第五軍的支援,同時也受到了共產黨的支援,並動員廣大群眾積極支援前線。淞滬戰爭堅持了一個多月,使日本侵略軍受到了沉重地打擊。國民政府不僅不支援,反而更換指揮官,扣壓各地捐獻的物資。致使日軍3月初在太倉、瀏河登陸,十九路軍背腹受敵,只好撤出上海。在美、英、法、意等國的調停下,中日雙方於3月3日宣佈停戰,24日開始談判,5月5日簽訂《淞滬停戰協定》。《協定》規定上海為非軍事區,中國不得在上海、蘇州、崑山一帶駐軍,而日本可以在上述地方駐軍。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賀子珍聽後也很興奮,忙接過報紙看視,輕聲念道:“第十九路軍將領發表通電錶示,即使‘犧牲至一人一彈,也絕不退縮’。”
嬉鬧的警衛戰士停止了嬉鬧。
毛澤東直誇獎吳吉清:“今天小吳同志辦了件大好事。看了報紙就像吃了興奮劑,值得高興啊。”
吳吉清不解地問:“國民黨不是賣國嗎?他們還抗日?”
毛澤東笑了笑,說:“你這小鬼,不能簡單看問題。國民黨中也有愛國的。賣國的是少數,像國民黨二十六路軍,不是起義了嘛。只要他們愛國,我們就要聯合他們,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明白了吧?”
小吳和其他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毛澤東見狀笑笑:“看來不全明白。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階級成份很複雜,哪些是革命的,哪些是反革命的,哪些是同情革命的,我們都要區別對待,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壯大我們自己的隊伍。不講了。”
毛澤東合上報紙,站起身:“今日是舊曆年三十,習慣是要守歲的。你們想家不?”
“不想!”
有的回答。
“為啥不想?”
“跟著主席就不想家。”吳吉清回答。
毛澤東有些不信,又問警衛員陳昌奉:“你想家不?”
陳昌奉不好意思,半天才說出:“想。”
毛澤東聽後很滿意:“嗯,這才是實話。不僅你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