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蘇區人民正忙著田間耕作。山頭、哨卡有地方游擊隊、婦女、兒童把守。在寧都梅江東山口,一位年輕婦女在山坡上挖野菜。山口上,一個十三、四歲的男伢子手持紅纓槍在放哨。突然,他發現前方的山道上有五個人遠遠地走來。放哨的男孩對著山坡上挖野菜的婦女喊道:“娘,前面有人來。”挖野菜的年輕婦女張望一會,她拿起早預備好的小旗,舉在半空中來回搖動。向對面山頭髮出訊號,直到對面山頭的小旗搖動才停下來。

來人全是商人裝束。走在前面的是留有八字鬍,穿長衫,戴禮帽的任弼時,後面依次是王稼祥、顧作霖、葉劍英等,手裡提著箱子。他們來到山口。

“站住!”

男孩用紅纓槍攔住他們的去路。

任弼時熱情地喚道:“小鬼……”男孩忙糾正道:“啥子小鬼,我是兒童團員。”

任弼時笑了,其他人也隨著笑了:“啊!兒童團。對,兒童團。”

“你們是幹什麼的?”小男孩用懷疑的目光審視著他們。

任弼時回答:“我們到寧都。”

“到寧都?有路條嗎?”

“有、有、有!”

顧作霖忙上前將路條遞過去。

男孩看了看路條,又還給他。生硬地說:“過去吧。”

“好、好。”顧作霖連聲應著。

他們剛走幾步,男孩突然又大叫一聲:“站住!”

五人同時止步望著他。男孩又不客氣地對他們說:“到蘇區不該看的不能看,不該問的不能問,懂了嗎?”

“好、好。”顧作霖點頭應著,說:“到了蘇區就是不一樣啊。”

五人走過山口。年輕婦女又用小旗向對面山上發出放行訊號。

他們五人到了寧都青塘墟,這時紅軍總部已轉移到此。任弼時五人由人引導著來到了總部,毛澤東、朱德、項英同他們見面,相互介紹認識。工作人員忙著為他們打水洗臉。

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三人是中央派來的代表。在當時,習慣上被人私下稱作“三人團”。他們的到來,又帶來了上海黨中央的新精神。

幾天以後,中共蘇區中央局繼續開擴大會,會場設在青塘虛的祠堂裡,到會人員有:項英、毛澤東、朱德、朱雲卿、周以慄、彭德壞、滕代遠、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葉劍英,還有各軍軍長、政委。祠堂裡坐得滿滿的。

會議發生了分歧。

項英認為面對20萬大軍的步步為營,幼小的紅軍無法打破,只好轉移。他認為,應該向四川轉移。他在蘇聯曾聽斯大林說過“四川是最理想的根據地”。現在的項英有一種自豪感。他瞧不起土生土長的毛澤東,高傲地斜了毛澤東一眼,那分明是一種輕視和挑戰。毛澤東十分平靜地坐在那裡,把他這個微小的舉動全看在了眼裡。

項英以一箇中央代表的身份,用居高臨下的口氣批評道:“汀州會議後,前委就接受了立三路線,採取了冒險路線,去向大城市冒進。面對如此嚴重的情況,以分兵退敵為好。”汀州會議以來,江西蘇區的軍政實際上是毛澤東、朱德說了算。

他話中的用意是顯而已見的。最多的成分是在批評毛澤東。

毛澤東雖沒有出過國留過洋,更沒有喝過洋墨水,可他通曉中國的歷史,瞭解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更知道中國的革命必須建立農村武裝,充分發動人民,才能有效地發展壯大。

對於他來說,有了第一次反“圍剿”的經驗,面對氣勢洶洶的強大敵人,他知道如何對付他們。因此,他認為戰略退卻的問題,只能有一個,其目的那就是為了儲存軍力,準備反攻。準備反攻,必須選擇造成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若干條件,是敵我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然後進行反攻。如果離開了這一點,講退卻,實質是“逃跑”。他的意見為大多數所接受。

可是,項英仍抱著葫蘆不開瓢的態度。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在中央早就聽說過毛澤東這個人,到蘇區才短短几天時間,又聽到了不少關於毛澤東的故事。他們目前,對毛澤東僅僅是才有了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項英求救地看看他三人,那目光分明是期盼他們的支援。他三人都想著各自的心事,沒有去理會他。會議只好暫時休會。

15。鑽牛角尖

寧都青塘墟的蘇區中央局擴大會議,休會後繼續進行。

毛澤東在會議一開始,就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這次進攻的敵人,全部是蔣介石的非嫡系部隊。說是20萬人馬,實際上是以王金鈺的第五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