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已經和內閣諮議過,文臣那邊,說是請我們一起到內閣會議一次再說。”
“原本是要挑十團營,十萬人,恢復于謙在時的舊制。”皇帝皺著眉,道:“京營的弊端,朕大約也是知道一些。人浮於事,不事訓練、佔役、剋扣軍餉、剋扣軍糧,不好生保管神槍器械,這些都是有的。”
“皇上,最要緊的還是空額太多了。”
“有多少?”
“三大營按制滿編,當在五十萬以上。但臣等最近點檢查驗,全部相加,只有二十七萬四千五百六十一人。”
“這麼少?”皇帝大為震驚,面色一時間都蒼白起來。
“是的,二十七萬人,在營的不足十萬。其餘多被佔役,或是老弱不能點卯應操,只是虛應故事罷了。當然,他們的糧餉也領不齊,每到關餉時,多是僱傭京郊農民代背。所以都中有諺語嘲諷。”
“竟是如此,竟敢如此,當真是混賬,混賬”
皇帝向來自信,以為事事都在掌握之中。現在也先早就墓木拱矣,保喇只能在邊關外看著關內發呆,大同十餘萬精銳,延綏數萬精騎,宣府、薊鎮、遼東也是有大量的精銳邊軍,所以皇帝對京城的安危向來不大放在心上。
三十萬京營,就算十萬不中用的,還有二十萬虎狼之士。除此,還有二十六衛的禁軍,還有四衛勇旗軍,皇帝向來以為,他的京城穩如泰山,仍然以數十萬精銳形成的內重外輕,甚至是內外並重的局勢穩定著大局。
而事實上,京營的崩壞,甚至是解體,就是開始於正統和天順年間,到了再往後,不管是多厲害的政治人物,多麼想恢復京營實力,甚至到了嘉靖年間,蒙古大汗兵臨北京城下,皇帝下令出戰時,京營已經無兵可調,兵部尚書只能請求議和的地步。
而此事過後,嘉靖帝想把河套一帶的蒙古人趕走,卻也是苦於無兵可用,只能放棄。
到了崇禎年間,京營已經是無用的廢物,甚至是禍害,地方一聞京營兵出,百姓四散而逃,就算是士紳地主也是相顧駭然,只能結寨自保,防賊的同時,也防京營官兵。
至於戰力,那就真真是笑話了,一個王朝當敵軍兵臨城下的時候,無兵可用,諾大城牆,無人可守,還要張榜調及兵壯和義勇,甚至連流氓混混也召上城頭。當敵軍入城,皇帝無人護衛,就帶著幾十個宦官近侍,想出城逃難亦是辦不到。到那時,錦衣衛和親軍諸衛星散,京營無兵,四衛營不復存在,而當時的崇禎皇帝真正擁有的,只是景山上的那一根繩索罷了。
現在的皇帝不知道,張佳木卻是知道。他所知再少,明亡清興的故事卻仍然知道一些,無論如何,絕不可以讓這種事再次發生。
重新充實京營,並且完全杜絕之前的那些事再次發生,這就是張佳木要做的。
皇帝連拍御椅,喝道:“佔役的,全給我弄回來。”
“佔役的不要也罷了。”張佳木很冷靜的答道:“他們久為勞役,老實說,也不象個軍人了。皇上,那些給勳戚站門的,已經油的不能再訓,訓死了,也是個無用的人。至於修城牆,宮室,都是久未訓練,叫他們回來再為軍人,也太為難人了。況且,營建也需人,他們做熟手了,何必再費事?”
“這怎麼可以?佔役這麼多,成何體統。”
“皇上,您的萬年吉地,就佔役了近兩萬京營官兵和山東、直隸來的班操軍……”
“這個……”
皇帝一時語塞,他再牛氣,卻也不能把自己的萬年吉地棄之不顧。不管怎麼說,皇帝的陵寢是第一等一的大工,向來就是皇帝一即位就派人勘探,然後確定地方,最後再開始調動物資和人手,一修幾年十幾年的,都是很常有的事。
畢竟,帝王享樂無度,當時又沒有什麼正經的醫療,大明列帝,三十餘歲就崩逝的,實在是太多了。萬年吉地如果不早做準備,皇帝無地方可以入葬,傳出去,那可真的是天大的笑話了。
儘管如此,皇帝還是怒道:“那麼,公侯伯勳戚之家佔役軍士的,一律發還,再敢有佔者,一律嚴懲。至於吃空額的,貪汙軍餉軍糧的,你給我辦,殺人再多,朕亦不憐惜。”
皇帝的思路仍然是典型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有了亂子,便以嚴刑重典震懾一番,然後又慢慢風平浪靜,該貪仍然在貪,該佔役仍然佔役,毫無用處。
“皇上,這樣做是無用的。”張佳木道:“當務之急,是挑兵充實京營,十二團營和上衛親軍,加四衛旗軍,京師內有三十萬以上的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