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6部分

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可堪選擇的答案。究竟要不要接受,並不是細節和技術上的問題,是個人都能看到張佳木方案的好處。兩個大的提案下還有不少小的提案,但只是按目前的做法來改制,好處已經是很大很大了。

明制有其優點和長處,在皇權的穩定性和對軍隊的控制力及戰鬥力的保持上,好歹維持在了一個及格線上。

明之宦官為禍遠不及漢唐為烈,而軍隊忠誠穩定,除了亡國那幾年,軍隊始終在效忠和聽命行事,唐和五代的藩鎮為禍並沒有出現。明的文官雖然不及宋待遇良好和受到極高的尊重,但他們在廷杖和殺頭的威脅下仍然保持住了風骨……但無論如何,大明的國家制度是退步的,比起漢、唐、宋,明有超過這幾朝的優點,但更多的,是比這幾個強大王朝的退步。

漢的地方官制,唐的中央官制,還有這兩個王朝的強大武力遠超過明,而就宋來說,宋對國家的控制力,在失掉黃河以北國土後,宋的財政收入反而由六千萬貫漲到了一億貫……這是何等的橫徵暴殮,但宋的百姓並沒有大規模的造反,一直到南宋滅亡,也沒有出現因為土地兼併和天災人禍的大規模的造反而毀滅王朝。

宋是對外的制度出了麻煩,但無論如何,它成功的養活了一支龐大的官僚隊伍,並且給對方極為優厚的待遇,它還養活了一支更加龐大的職業軍隊,並且給它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武備。

強大的弓弩和重達七十斤的步人甲,這就是宋這頭經濟怪獸留下的武備神話。

如果不是倒黴遇到了蒙古人,這個王朝能得國多少年,是不是能超過東西兩週,都是難說的很了。

所以無論如何,明有大一統的格局和勉強在及格線上的整體的框架,但這個框架在開國之初就並不高明,運作不到一百年,就是已經毛病從生。

任何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都應該看出這一點,並且努力的縫縫補補。這其中最成功的一個是張居正,事實上在張居正之前,包括楊廷和在內的不少成功的內閣成員都試圖修補制度,但除了張居正以考成法和一條鞭法做出了一點成績外,餘者碌碌無為,根本白費功夫。

不從根子上解決問題而立足做一個修補匠人,原本就是極為失敗的做法。

現在張佳木丟擲了問題,內閣這些人其實也有了答案,但大家遲遲沒有應和……並不是說這些處於帝國頂尖的精英對政治體制的改革無動於衷……事實上,大家很有興趣,並且願意配合,但其中的麻煩和毛病就在於:張佳木究竟要走多遠?

是繼續改革下去,以民生國計為重,還是包含私yù,以這般的做法來行攬權之實?

現在京城之中,一家獨大,就算張佳木這一次把文官們整的這般慘法而沒有任何勢力能出頭反制就瞧出來了。

這般下去,又透過改制大得人心……一想起改制,眾人心中自然只有一個曾經的先行者……那就是王莽。

這麼一想,可就更加不敢隨意附合了。

彭時固然被河東獅弄的甚為狼狽,但事關要緊,他也不會喪失立場。只是從原本的無厘頭般的反對轉為對細節上的推敲,姿態如此,也就逼的李賢不能不走這麼一回了。

內閣大佬出行,該有的儀仗自然也不可免。

這會子的官風尚好,雖然不象宋儒那樣反感坐轎子,但百官還是以騎馬為主。一身緋袍,紗帽玉帶的李賢步履從容的出來,倒也並沒有急著走,他要經過長安右門,出城的時候,叫人喚來守門的錦衣衛百戶官,問道:“太保今天遞牌子進宮沒有?”

“回閣老的話,”雖然錦衣衛不必對任何官員假以辭色,但李賢在文武官員中的形象都很好,做為一個守宮門的百戶,對李賢也是很熟悉,所以百官官的態度仍然超出尋常的恭敬,“太保今日不曾入宮,聽李指揮說,太保是到城外去了。”

“咦,是到鮑家莊不是?”

“似乎是。”雖然有點為難,不過,這個百戶仍然實言相告。

鮑家灣當然是錦衣衛最隱秘的地方,不少衛中官員都沒有資格入內,但時間久了,用人太多,也難保會有風聲出來。這等大事,李賢要是一點兒也不知道,這個內閣首輔也就沒資格再做下去了。

“好,我就去那兒找他”

說畢,李賢自己上馬,他身邊的幾十騎也全部上馬,前隊散開,後隊緊緊相隨,在眾人的簇擁之下,便要向著城外的鮑家莊而去。

“閣老。”百戶官甚是為難的樣子,輕聲道:“那裡……”

“你是想說,那裡外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