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太子如何事先知道皇帝聖躬不安,從而提前就道的?”

“這?”石亨疑道:“有這麼一說?”

“是的。”曹欽道:“提調當年的檔案,看皇太子身邊人說的上路日期,就完全清楚了。仁廟未崩,皇太子已經從南京出奔,並且在路上了。他一邊走,一邊隱藏形跡,為什麼?後來說是怕漢王在路上伏擊他。真是天大的笑話”

“笑話?怎麼說?”

“試想,仁廟在京師,漢王奪嫡失敗,在京師已經無人理會他,皇帝一崩,遠在南京的皇太子先知道了,這且不提。試問,北京的事,遠在山東的漢王,又在地方官的監視之中,請問他如何知道,又如何能派出兵馬伏擊皇太子?”

“這,這這這,”石亨心裡一直懷疑的堅冰終於被打破了,呼啦一聲,破了個粉碎。

很多事情,縱然是有蛛絲馬跡,但如果沒有人提,自然也不會想起。今天和曹欽的這一番長談,可算是把石亨心裡很多事情都聯絡在了一起。

永樂年間對皇太孫朱瞻基的百般寵愛,甚至是過份的寵愛。給皇太孫建私已勢力,要是皇太子的話,一定大為遭忌。

給皇太孫建立幼軍這樣的獨立的拱衛太孫的武裝力量,這在朱棣的性格來說,簡直就是養虎為患,可是寵愛幼子的文皇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幼軍說建也建了起來。

當然,也可能是怕自己暴死,皇太孫無可依怙,有一支軍隊在手裡,就算是人要對付皇太孫,也要費不少周章。

當然,最為要緊的肯定是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埋伏在自己長子身邊的宦官,如果後來的朱高熾和朱瞻基相處愉快,埋伏者當然不會有所異動。

但朱高熾把朱瞻基踢到南京,肯定又有廢立的動作。

結果,潛伏者與朱瞻基勾結起來,可能用毒殺,或是別的什麼手段,將朱高熾暗中害死,然後皇太子星夜就道,謊稱是為了防備漢王,接著跑到北京,即位為帝。

這麼一說,漢王當然也是冤枉的很,好好的在地方當他的藩王,奪嫡失敗,他已經沒有什麼力量了。

試想,如果是一直要造反,而且經營軍力,憑漢王在靖難之役中的武勇表現,朱瞻基這種沒有真正領軍打過仗的新手菜鳥,怎麼能一戰就搞定了他的叔父?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漢王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在封國呆的好好的,就會突來其禍,根本就是無妄之災

當然,這應該也是大明成祖的吩咐,他對自己的這個幼子,鍾愛程度,實在是遠超於其他諸子之上。

後來可能是朱瞻基遵從吩咐,並沒有殺這個倒黴叔父,可惜,後來他洋洋得意去探視叔父時,漢王去伸腳絆了他一腳。

這種無聊行徑是為了什麼?

只是單純的洩憤罷了一個人,好好的受了冤屈,總有一股火在心頭髮不出來,況且漢王是勇將,靖難之役時立功甚偉,好好的把人抓了關了,又一副勝利者的模樣來視看,以漢王的性格脾氣,如何能一點反應也沒有?

這一絆,絆出了朱瞻基的兇性,下令以鍾扣之,將這個叔叔活活燒成了焦炭。

“我懂了,我懂了。”石亨嘟嚕著嘴,搖著頭,猶如傻子一般的喃喃語道:“這一下,我可全明白過來了。”

第388章 約定

“公爺明白了就好。”曹欽笑道:“其實雖然當年上位們瞞的嚴實,但知道的人真的不少。留下的蹤跡也頗多,咱們查了半年多,好歹也是弄了個八九不離十了。”

“有心,有心。”石亨感慨道:“還真不知道費了多少心力在裡頭。當年給皇家辦事的人,現在一定是三緘其口,大家都裝聾子,啞巴。”

“可不是麼。”曹欽道:“知道最深最多的,當然是胡瀠這個老兒。王驥興許也知道一些,不過肯定不如胡老兒知道的多。”

石亨搖頭道:“這人慣給皇家辦隱秘差事,這等事,騙誰也是騙不過他的。”

曹欽欲言又止,到底又把話給縮了回去,只是笑道:“現在公爺心中疑慮盡釋了吧。”

“是的,我大約是明白了。”石亨並不是蠢材,蠢材絕幹不到總兵官大將軍,並且打了多少次的勝仗。

他只是驕縱,蠻橫,但並不蠢。當下曹欽一問,他就點頭道:“老夫已經懂了,嗯,宣廟都不是正經苗裔,弒兄奪位,以小宗並大宗,宣廟都不正,更加不必提今上了。”

“妙,公爺明白就好了,一天雲霧都開散了。”

說到這裡,酒殘菜冷,石亨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