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凡事,要以國事為重,以安靜為主,做臣子的,不要老想著升官,要對的起你的俸祿,一米一線,都是百姓辛苦所得,你曉得嗎?”
“是,”張佳木很恭敬的碰一下首。才答道:“小臣知道,請太后娘娘放心。”
說完了這幾句,太后又換了臉色,象是祖母對孫兒一般,對著張佳木笑道:“你這個孩子,看起來也不象不知好歹的,聽說,你剛剛給石亨碰了好大一個釘子,是不是啊?”
“臣只是奉英國公之命行事,不敢說叫武清侯碰釘子。”
“哼,皇上病了。身邊又有不少小人,我看哪,英國公還是太小了,不夠果決。要是老英國公還在,朝中也不會有這麼多小人做亂!”
太后這話,張佳木可是不便回答了!
以他的身份,還不到附合太后妄議朝綱的地步。況且,聽太后的意思,對當今皇帝也不算太滿意,話語中頗有指責之意。
果然,太后說了兩句,氣猶未解,又接著氣道:“放著身子不好好保養,成天貓的狗的亂弄,連回子也信,簡直不成體統!”
這就是公然在指責皇帝,張佳木和薛恆尷尬的要死,趴在地上不敢吭聲,一邊的沂王倒是一臉的無所謂,他這個叔叔雖然對他很薄,叔侄之間人情薄如紙,但沂王秉性有太上皇忠厚的底子在,不算刻薄,要說起來,他的孫子嘉靖皇帝,那位爺才是不饒人的主。
倒是萬氏聽著太后在公然抱怨皇帝,一邊踩著織機,一邊臉上笑盈盈的,顯的極是開心。
太后抱怨了幾句,想起來當著張佳木這個外臣頗為不當,於是也就閉了嘴。
看她一臉不樂的樣子,薛恆勸道:“老太太,出來遊玩是散心高興的事,甭說這個了!”
薛恆是親臣,身份不比普通,奏對的口吻也很隨意。話說起來,他可是太后的親女婿。關係自然極為親近了。
宣宗皇帝有三女,長女順德公主,次女永清公主,三女常德公主年紀最少,正統五年才成年,嫁給了薛恆。長女是廢皇后胡氏所生,次女則是別位后妃所出,三女常德公主,才是孫太后親生,皇家之中,只有親生兒女還算親近些,別的皇子公主,雖然也得叫太后一聲母后,但那個關係,自然不能與親生的相比。
太后指責當今皇帝,也有這個原因在內。太上皇朱祈鎮,是孫太后所出,當今景泰皇帝,則是吳太后所生。當年宣宗在時,孫太后是貴妃,而吳太后只是賢妃。後來宣廟駕崩,朱祈鎮即位,孫貴妃順理成章的成為太后,吳氏只是太妃而已。到現在,吳氏也成太妃,彼此間姐妹相稱,地位相同。吳太后的兒子還在當皇帝,而孫太后的兒子卻身陷囹圄,飯也食不飽,孫子還被人趕出宮去,榮枯不同,太后心裡有怨氣,自然也是無可避免之事了。
老太太發了一通牢騷,被薛恆又這麼一勸,才是怒氣稍解。
倒是張佳木在一邊琢磨,太后話裡的意思,似乎皇帝有召外人入宮的舉動,而且,色能伐身,似乎當今皇帝的身體是在女色上頭弄壞的。
究竟是怎麼回事,很值得研究一下啊。
想到這個,他在京城裡的佈置也有好幾天了,那天徐有貞點了一句,他已經在佈置準備,今天又有太后脫口而出,看來,宮禁之中,也是大有奧妙。
太后卻不急著放他走,東一句西一句的,問一些家常。
聽說他是哈銘的徒弟,太后極為欣喜:“好啊,哈銘是個有良心的人。你是他的徒弟,武藝高明就算了,人品也準錯不了。怪不得,我看你這孩子越看越順眼!”
老太后說話有些道三不著兩的,不過,也還說了個明白。
盤在張佳木心裡多少天的迷底,總算是解開了一些。原來哈銘和袁彬兩人,和太上皇的關係真不能用尋常這兩個字來形容。
天家無骨肉,更不必提朋友。但哈銘和袁彬,和太上皇的關係是可以用“朋友”這兩個字來詮釋,普天之下,知道他倆的人,也絕對不會有異議。
當初土木之變,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朱祈鎮以皇帝之尊被俘,身邊只剩下寥寥幾人,一個死太監叫喜寧,還有兩人,就是袁彬和哈銘。
一國之尊被俘,蒙古人也不是善男信女,抓到皇帝就以為可以敲開明朝的邊防大門,也先帶著皇帝東奔西走,到處叩關,其中的艱辛困苦,也就不必多說了。喜寧叛變,將內地情形告之也先,甚至要設計加害朱祈鎮,危險之時,差點就被這死太監得手。
總賴袁彬和哈銘,多方設法加以保全,又設計把喜寧殺死,才算保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