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及劉邦的父母曾經被項羽俘走過,但他們終究在劃江而治的時候,一起安然回到了劉邦的身側,伴在虎側的羔羊,所受的苦,呂后終究挺過來,還照顧了劉邦的父親。所以劉邦是萬分感激的,他得承認他有君王之志向,但也有小人之手段,劉邦有情的一面,讓他英雄暮年尚能與戚夫人倚瑟而歌,劉邦無情的一面,竟能在當年與項羽以楚漢滎陽對峙時,項羽欲烹他的父親以迫其退兵,他還竟然能說:我們已約為兄弟,我父親即你父親,如果要烹你父親,“則幸分我一杯羹”。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漢代的藍,一朵深淵色(4)
因為他的無情,他尚能成就項羽未盡的霸業。若說為什麼劉邦會取代了項羽的江山,只不過他比項羽更無情。但他只把無情用在當下狠心之處,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韙,他也閉眼揮劍,斬斷那一絲私情的羈絆。
霸王兇殘,但他尚能於關鍵時刻念一絲溫情而放過了鴻門宴上的劉邦,也會在英雄得意時,一心只想衣錦還鄉,他孩子氣地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他的志向不過是要讓家鄉的人一起為他高興,而不是這個天下。而當英雄末路,還要唱一出霸王別姬,而走到江邊的絕路,也不肯上逃生的小船,只因為他覺得他無臉再見江東的父老。
他心裡有太多的私情相絆,註定了他只能做一個自刎於江邊的項羽。
其實只能說,他做的天下比劉邦做的天下還小,碰到小山遮斷藍橋路,就回轉與樓上美人相倚看,看碧紗窗外水挪藍。
一窗的天下,也不過見到煙鎖藍橋花徑。
所以美人沒有了,英雄也就沒有了去處,也就君行直到藍橋處,無路就停下來,也不憑欄,也不上船,就金劍沈埋,壯氣蒿萊。
劉邦無情,無情到要與項羽分食了父親,項羽不見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劉邦心裡拿定了項羽的惻隱之心,所以他不惜做一個千古的小人來拿到天下。
劉邦的父親如何看待這件事,而同被項羽俘虜的呂后又如何替夫君擔待,因為她必須瞭解夫君的志向方能接受這樣的殘酷。歷史上從未說過,只說,當他們以鴻溝分界各佔半個天下的時候,項羽送還了他的父親和他的妻子。《史記》裡還說項羽終究是婦人之仁:“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劚祝�灘荒苡瑁�慫�礁救酥�室病!彼�囊壞闥角椋�站勘渙醢釵任鵲嗇媚笤謔種小@習儺棧岫笸蟪�菊飧齦救酥�實南鈑穡��詈筇煜氯椿故槍橐懶蘇飧鑫耷櫚牧醢睢�
那呂稚回來後終究被劉邦封了皇后。
那麼多年的屈辱與恐懼以及在困境中對夫君的絕望,終於在做了皇后後得到了補償。但是她卻比他的夫君更無情,因為她終究學會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為了穩固大漢的江山,劉邦必須得殺了韓信,但是他不忍,有那三不殺的誓言也罷:“見天不殺, 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終究是不忍也念及那義字。所以呂后來下手,用布兜起來,用竹籤刺死,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鐵器。《史記》裡說劉邦聽到韓信被呂后殺後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呵。
呂后比劉邦更無情,她眼裡沒有親情,沒有夫君,她憑欄而看的時候,滿眼只看到江山與王道。於是花迎劍佩星初落,呂后終究指點了劉邦之後漢家的江山。
而劉邦此時想要一個溫柔的女子做自己的妻與自己共看小家小院上的月,而不再需要一個指點自己江山的女人,此時他卻發現他得到了國卻得不到家,他連自己心愛的女人與孩子都已經無力再保護。
而在京劇裡項羽更是唱盡了其英雄美人的悲傷:“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而虞姬也只能哀嘆一聲自己人世的薄涼:“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所以英雄暮年的劉邦也已然無奈,常擁戚夫人倚瑟而歌。歌畢,每泣下流連。夫人善為翹袖折腰雲舞,歌出塞入塞望歸之曲。侍婢數百人,皆為之後宮齊首高唱,響入雲霄。
厚愛之下,美人卻不能心安,因為她清楚,隔牆便起風雲,她唱得越心歡,她的繁華就會歇得越早,所以,戚夫人很希望劉邦能立自己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但呂后早已招得商山四皓輔佐太子。
見這日後的江山已不是自己所能染指的,所以劉邦告訴戚夫人:“我欲易之,彼羽翼已成,難動搖矣。”看著戚夫人哭,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