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是分隔皇親府邸與長安平民市肆的大門;城門就是分隔長安城內、郊外的大門。李建成長年留駐長安,這些關卡大門的守衛全是他精心挑選、自認為對自己忠誠無間的部屬。

於是馬上傳下令去,不一忽兒各城門已派了一人在殿外候命。李建成將他們逐一喚入,查問今日白天有否秦王府的人出城。問到北門時,那守衛答道:“今天傍晚城門將閉之時,有一頂小轎由五名精壯武士護衛要出城,自稱是秦王府裡的楊妃,要到城外佛寺點‘長生香’祈福,因要徹夜守候香燭,所以才連夜趕出去。”三人都是雙眼一亮,忙遣了那士兵出去,李元吉大叫:“一定是李世民!若果真的是那吉兒出城禮佛,應該帶侍女丫環才是,怎麼會叫五個大男人來陪她?”

李建成仍有些疑惑,道:“他扮作那吉兒出城?這……太也匪夷所思了!”

李元吉冷笑道:“他何必男扮女裝?只要他躲在那轎裡不露面,那些士兵難道有膽子掀開簾子來看他那如花似玉的楊妃?我看他一定是帶著吉兒一起逃!那秦王府裡上上下下,他便只掛懷這女人,連逃跑也要將這美妾帶在身邊。”

李建成皺眉道:“但為什麼會是北門呢?洛陽在東,他應該由東門出城才是最便捷的路徑。”

魏徵胸有成竹的道:“這就是兵法所言,虛者實之,實者虛之,虛虛實實,不為人測也!他若從東門出逃,我們一猜便已猜到他是逃往東都,所以他故意從北門走,出城後再繞個圈子往東去,雖是費點功夫,卻可迷惑我們。”

二人大為讚歎,都說:“也只有魏先生才能洞燭李世民這等陰謀詭計層出不窮的奸險之輩的肺腑啊!”

其實李世民的用意是要吉兒逃奔突厥,投靠突利。那突厥在北,自然是出北門最為便捷了。他在發動事變之前已遣吉兒出城,壓根兒不必擔心對方會猜出他的心意,那又何用多此一舉的搞什麼“虛虛實實”?

但三人又怎猜得到他竟如此狂妄大膽,就在長安這他勢力最薄弱的地方發動兵變?他是被冰兒一言驚醒夢中人後,馬上改弦更張,用自己在戰場之上慣有的奇兵突出、冒險而搏的孤注之計來取代房、杜二人所喜的“徐徐圖之”之策。這“孤注之計”看似冒險,卻是出敵意料、正合兵法!李元吉隨他征戰多時,本是深知他這一套的,但只因不知道玄武門竟已落入他手中,以為他在長安之內連一個可以跟東宮、齊王府對攻的戰略要地都沒有,又談何用兵?魏徵雖是智計過人,但從未見過李世民在軍中運籌帷幄的心計,反而不及李元吉那麼瞭解他的為人;只憑以往幾次東宮與秦王府在陰謀詭計上“短兵相接”的數戰,摸清了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底子,還道李世民萬事都只倚靠這二人。這一下料敵不準,難免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三人並不知自己一方正走上歧路,還以為早將李世民的圖謀估計得八九不離十,心中有了這底,都沒方才那樣張惶了。

李建成道:“他日落閉關之前才走,便有再快的千里良駒,也不能逃得太遠,我們馬上就派兵去追拿他回來如何?”

魏徵反對,道:“不!我們既已知道秦王正密逃洛陽,那就不怕他飛天遁地而去。太子應馬上派人飛騎趕往潼關,下令除了有皇上聖旨、太子手令的人外,餘眾一概不得出關。不管秦王是向東還是向北,這潼關天險是他必經之路。我們封鎖了潼關,定教他無路可逃。太子、齊王明日應依皇上詔令入宮見駕。那時秦王逾時不到,皇上必定龍顏震怒,太子乘機將他出逃之事相告,那他就躲不過這‘藩王私逃’的謀逆大罪!我們要收拾他,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李建成聽得心花怒放,連聲稱妙,道:“正是,正是!當年李密歸附我朝之後又生逆心,也曾欲潛逃出長安,被我軍追至桃林時亂箭射殺。我們今次不妨來依樣葫蘆,讓李世民也一嘗萬箭穿心的滋味!”

當下三人計劃妥當,直至天明。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李建成、李元吉策馬進入玄武門。

李建成仰望巍峨的城門,頓生高山仰止之感,不由得哈哈一笑。原來他想到這一次誅滅了李世民,下一步就該高升為皇帝了。當然,李元吉已顯出不甘臣服之態,必定對他當上皇帝大不高興,甚至會有不軌之舉。但是,哼,李元吉怎麼能夠與李世民相提並論?連李世民都不是他的對手,李元吉又能有何作為?他不禁開始揣想,登基之時應否在這威武嚴峻的玄武門行禮,到時天下歸心、四夷賓服,他就是這大唐煌煌基業的主人!

他正想得高興,忽見三員武將趨前而來,跪倒叩見。定睛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