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李世民已彈中對方五子,穩操勝券;燕兒也中了四子,緊追其後。長孫無忌等三人卻接連失手,已輸了五子,早就一敗塗地了。
李世民笑道:“三位先生都是當世絕頂聰明之人,怎麼玩這微末小技,卻連我這新教的徒弟也勝不了?”說著向燕兒一指。
長孫無忌苦笑道:“燕兒姑娘聰穎過人,又得您這名師指點,我們怎能是她對手?”
李世民道:“三位何必過謙?我看你們是心神不定,才致失手。”
房玄齡嘆道:“我確實是心煩意亂、神思恍惚!”
李世民微笑道:“三位平日的養氣功夫不都是一等一的嗎?今天是怎麼啦?都這般心浮氣躁起來了。”
杜如晦道:“不瞞大王,我們心緒不寧,是因為有一句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李世民點點頭道:“那麼就請一吐為快吧!”
杜如晦與房玄齡對望一眼,道:“我們是想問大王一句:到底您還要挨薛仁杲那小子多少罵,才會忍耐不住,跟他大打一場?”
李世民哈哈笑道:“三位想問的,原來是這句話!你們怎麼沒聽過‘小不忍則亂大謀’?當年韓信胯下之辱尚且可忍,何況今日薛仁杲這些胡言亂語?”
長孫無忌道:“為了薛仁杲放的狗屁而負氣出戰,固然是不值得,但大王遲遲按兵不動,亦非善策。”
原來長孫無忌與房杜二人私底下商量,一開始時都認為唐軍新敗,士氣必定不振;而西秦軍新勝,卻是鬥志昂揚。再加上敵強而我弱,李世民起先不急於應戰而伏於營寨之中,以消磨敵方銳氣,確是良策。但此後西秦軍日日大罵於營外,漸漸的氣衰力疲;而唐軍忍氣多時,都起了同仇敵愾之心。兩軍在氣勢上此消彼長,目前形勢反倒有利於唐軍出戰而不利於西秦軍了。李世民卻還堅持養精蓄銳的舊法子,反而會挫折了唐軍為雪恥而不惜一戰的銳氣。
房玄齡也介面道:“如今我軍群情洶湧,都急於一戰,大王若再拒不出戰,只怕會使弟兄們都心灰意冷。如此大好機會若不抓緊便會稍縱即逝,以後就追悔莫及了。”
李世民微微笑道:“我卻以為如今機會未到。”
“然則大王認為什麼時候機會才到?”
“我在等薛仁杲給我一個機會……”
正說到這裡,忽有士兵來報:“啟稟元帥!西秦軍的右軍主將梁胡郎剛才帶領他轄下的數百騎兵馬來向我軍請降。他說薛仁杲限令他今日午前要將我軍罵出去接戰,否則殺無赦。他自知無法辦到,不甘心一死,便來投效我軍!”
長孫無忌及房杜二人都是一驚而起,齊聲道:“此事當真?”
李世民暗暗點了點頭,道:“好!你將梁胡郎的兵馬安置在後營,好好招呼他們,休要虧待了貴客。”
士兵領命而去。
長孫無忌驚奇地望著李世民道:“大王,這梁胡郎聽說是薛仁杲的心腹愛將,他怎麼會輕易背叛西秦軍來投奔我們?此事只怕有詐!後營是我軍存放糧草的所在,這傢伙若不老實,在那兒放一把火,將我們的糧草燒光了,後果堪虞!”
李世民冷笑道:“他來不及的了!”說著笑容一斂,厲聲道:“傳令下去,所有將領到中軍帳候命,我要吩咐出戰西秦軍的安排!”
三人交換了一個驚喜的目光,齊聲答道:“是!”
不消一盞茶的時間,眾將已齊集中軍帳內。李世民掃視眾人面色,見個個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便道:“諸位將軍,請問我軍有多少兵力呢?”
眾將一聽李世民召集商議與西秦軍作戰,都是歡喜雀躍,只道他會詳述將如何佈陣列兵大敗西秦,誰知他一開口卻是問了這麼一個問題,都是一愣。帳下一將答道:“回元帥,我軍有十萬兵馬。”
李世民點點頭,又問:“那麼西秦軍又有多少兵力呢?”
眾將一聽,更是面面相覷,啞口無言。李世民冷冷的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們人人急於請纓出戰,卻連敵軍兵馬是多少都不知道,還談什麼克敵制勝?“
眾將都低下頭去。
李世民望著長孫無忌:“長孫將軍,你以為呢?”
“這……”長孫無忌大窘,因為他也不能肯定西秦軍有多少人,但李世民既已點名問到他,總不能不答啊,只好硬著頭皮說:“依末將之見,大概有二十萬。”
李世民緊追一句:“何以見得呢?”
長孫無忌更是急得額頭直冒冷汗,心中暗暗後悔,剛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