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發動豫中會戰、長衡會戰、桂柳會戰等戰役,其中長衡會戰自5月底至9月初,歷時三個多月,是“一號作戰計劃”中會戰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

4月間,敵11軍擬定了針對湖南戰場的作戰計劃,以八個師團分兩線兵團沿湘江兩岸南下進攻長沙、衡陽,日軍發動豫中會戰後,在湘鄂邊界的第11軍也向崇陽、岳陽、華容地區集結,軍事委員會判斷日軍即將南犯,於5月28日電令第九戰區薛嶽準備迎戰,並從其他戰區抽調部隊增援長衡。

隸屬第六戰區的第24集團軍接到了掩護第九戰區側翼的命令,該集團軍在當年的2月剛剛組建,司令官就是王耀武,下轄第73軍、74軍和100軍,常德會戰後,這三個軍一直在常德、桃源一帶整訓。

6月9日,軍事委員會電令王耀武:“王耀武兵團應於主力集中之後,對渡湖南犯之敵,以積極手段將其捕捉而殲滅之。至於益陽、寧鄉等要地防禦,務以用最小限之兵力擔任之。”[十]《長衡會戰》(《*史檔案資料叢刊 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寧鄉地處湘中的東北部,是湘中、湘北通往長沙的要點,日軍為了保障進攻長沙的主力側翼的安全,下令先攻佔長沙兩側的寧鄉、瀏陽,再進攻長沙,保衛寧鄉也就成了保衛長沙的前哨戰。寧鄉血戰歷時五天,它的指揮者,正是74軍第58師師長張靈甫。

58師當時配屬第73軍,共同拱衛長沙嶽麓山側背的安全,張靈甫奉命率58師從駐地桃源鄭家驛強行軍趕往寧鄉佈防,他將師主力控制在溈水南岸,派173團團長何瀾率173團、174團第1營並攜師迫擊炮營的一個連擔任寧鄉縣城的防務。

6月13日,由益陽轉攻寧鄉的日軍第40師團兩個聯隊首先在喬口、靖港登陸,向寧鄉發起了進攻。守軍毫不示弱,173團團長何瀾指揮部隊與敵人在外圍陣地展開激戰,優勢的日軍連續猛攻一天,雙方在城垣相持。傍晚時分還出動三架飛機作低空轟炸, 173團第7連奮起還擊,擊落敵機一架,並在敵機的殘骸中尋獲日軍的作戰檔案,為上級的作戰指揮提供了有價值的情報。次日,日軍以四五千人的兵力附八門炮,團團圍住寧鄉城,企圖一舉突破,但是173團拼死抗擊,與突入的敵人連續發生三次肉搏,終將敵據於城門之外,日軍在白天仍無進展。

小小的寧鄉城打了兩天竟然沒能一鼓而下,這有點出乎日軍的意料,他們改變部署,增派一部南渡溈水,企圖從58師的後方進行突襲。6月15日,張靈甫的師部所在地遭到了渡河作戰的二千餘敵人的攻擊,不過日軍沒能得逞,他們的對手,並非只知一味正面死守的呆板指揮官,在他們盯著58師正面陣地強攻的時候,善於打攻勢防禦的張靈甫在兼顧正面的同時,抽出了一個營突襲日軍的側翼,兩面夾擊,相鄰的友軍73軍第15師也拔刀相助,與58師一起合力將敵人逼回了溈水岸邊。

同日,寧鄉城內的守軍繼續與日軍展開廝殺,因連日激戰傷亡過大,終於寡不敵眾,城垣被敵人突破,但是何瀾並不放棄戰鬥,他指揮部隊與突入的敵軍逐屋爭奪,反覆肉搏巷戰,至16日上午,守軍仍在城內的福音堂、杜家山、印臺山等幾個陣地與敵人搏鬥。得知城內的戰況,張靈甫允許何瀾可以酌情突圍。16日中午時分,何瀾率部從福音堂西南角開始突圍,由於守軍三面受到日軍火力的封鎖,一面被溈水所阻,突圍不易,許多人沒能渡過溈水,岸邊和急流中死傷者甚多,何瀾也身負重傷。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節轉戰長衡(2)

尚未突圍的173團團附蔡亞鍔見狀挺身而出,他呼籲大家不要驚慌,既然突圍不成,不如死守福音堂,福音堂內還備有糧食、彈藥、醫藥,只要有死守的決心,一定還有生路。眾人紛紛表示願意聽從蔡團附的指揮,堅守陣地不再突圍。蔡亞鍔清點人數,守軍僅餘殘兵一百四十名,另有八十名傷員,他帶領眾人退守福音堂,將團旗綁在福音堂屋頂的避雷針上,好讓前來支援的空軍看見迎風招展的團旗,宣示寧鄉仍掌握在國軍第58師173團的手中。當晚,蔡亞鍔派人泅渡溈水,向師長張靈甫報告城內情況並請求增援。

此時,張靈甫正在指揮58師主力與友軍100軍第19師及73軍和79軍全力圍攻敵第40師團,日軍窮於應付,只得把攻擊寧鄉的兵力部分調去對付國軍的主力,因此實力大減,17日竟未能突破173團二百來名殘兵據守的福音堂。第二天,從益陽尾追日軍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