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章

五月的福州城已經是夏日炎炎。

八角涼亭中,趙青怡一襲寬袍廣袖的衣袍,每當帶著花木香的清風拂過庭院,令人格外舒爽。

單兵臉上掩不住的喜色,與趙青怡說了喜訊,“廉政司的人馬上就要到杭城了,專為邵春曉的案子而來。”

趙青怡眼中閃過一絲安心,溫聲道,“七叔高升,指日可待。”單兵之所以要與邵春曉打官司,亦在於衛城之戰後,因福州城是靠江西兵解圍,邵春曉不但不體諒福州兵衛城辛苦,反是苛責單兵衛城期間訛詐大戶、搶掠銀錢之過。

非為其請功,反是言其過。

單兵既有此行徑,那麼福州城排得上頭號兒的官員都不能倖免。

邵春曉是鐵了心的要辦了單兵。

自然,單家也不是好惹,雖然於文官上無法與邵春曉抗衡。不過,單家也是世代武官之家,總有自己的勢力所在。單邵兩家第一次交鋒,算是平手。

趙如柏做了趙家族長後,並不順遂。

要知道趙青怡雖官場落敗,不得不回老家龜縮。不過趙青怡必竟是趙氏嫡支,人誰能永無錯處,再怎麼著也不至於到出宗的地步。趙如柏與趙如松早有齷齪,可趙如松在做族長時,也未把趙如柏怎麼著,更不似趙如柏這般趕盡殺絕,毫無情面。

哪怕當面兒沒人說,暗地裡多有族人不服,認為趙如柏狠戾太過。

趙青怡自來傲氣,趙如柏覺得以自己對趙青怡的瞭解,出宗之後,趙青怡必定遠走他鄉,再不出現。哪知,趙青怡雖帶著弟妹出宗,卻沒有搬出福州城。

趙如柏雖有孃舅為浙閩總督,可惜遠水救不得近火,不比單兵現官現管。

既然趙如柏與趙青怡撕破臉,單兵也不會與他客氣,更不會讓趙如柏這個族長做的穩當舒服。

再者,搓折總會令人成長,尤其趙青怡本身天資上乘,單家與邵春曉之爭,趙青怡出謀劃策,可惜邵春曉官場多年,並不好相與,第一次告御狀,並未能撼動邵春曉的地位。

趙青怡太清楚打蛇不死後患無窮的道理,只要邵春曉繼續做這個浙閩總督,對他對單家,絕對沒有任何好處。趙青怡眼光不錯他抓住了萬壽節宗室去帝都的機會。

福州城裡,除了世族除了官府,還有一位大戶,閩靖公。

金錢、美女、珠寶、古董……

世上誘惑何其多,總有一二能打動人心的東西。

繼第一次單兵狀告邵春曉公報私仇、邵春曉反參單兵因勢欺民未果後,這一次由閩靖公嘴裡說出的邵春曉公私不明置福州城於險地的調查,更加來勢洶洶。

官員,有幾個是禁得起盤查的。

內務府總管李誠,貪了萬把銀子就掉了腦袋。這對於趙青怡是一個訊號兒,陛下似乎尤為厭惡貪鄙之人,不然也不能用自己身邊兒的近臣開刀?

先前韃靼之戰邵春曉是否存了私心,真沒查出什麼太有利的證據。不過,接著單家出了一份賬單,直言邵春曉寒門出身,親姐姐給人做過外室,年輕時絕對是窮小子一個。如今卻是家財萬貫,請問,他這些銀子是怎麼來的?

不得不說趙青怡搔中了明湛的心事,明湛趁邵春曉之財產不明案起,順勢重提擱置已久的廉政司一事。並且在準備極為不充分的時候,廉政司進入邵春曉家產的調查。

這個時候,眾人所期待的廉政司長官亦脫穎而出,翰林劉真之子,劉影。

劉影做這個決定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原本劉影是最尋常的宦門子弟,劉真官職不高,在帝都,五品翰林比芝麻大不了多少。劉影自幼苦讀詩書,亦是想在科場中出人頭地。

劉影的運氣實在太差了,經李方一事,劉影性情總會有些微變化。那種年青人身上的天真理想之氣盡去,甚至昔日的凌雲之志亦不復存在。

對於社會官場,劉影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李方之事,再如何厭惡,他也不能當不存在。三思之後,劉影放棄科舉,進入廉政司做事,他真沒料到明湛會給他長官的位子。明湛對於劉影有自己的考量,劉影於李方一事上可謂立有大功,這樣的功勞,劉影配得起這個位子。

至於劉影是否當得起,反正機會他給了,以後,也只能看劉影的本事了。、

明湛拭目以待。

劉影與右都御史蔣文安帶著廉政司的屬下,直下江南。

鳳景乾執政時,林永裳以而立之年為左都御史時,大家覺得幸進太過。直到明湛登基,林永裳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