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雖然明湛帝號最終以“武”字命名,但實際上,不論是歷史的記載,還是真實的情況,明湛雖說脾氣不大好,但是他並不是一個跋扈的j□j者。

在這一點上,史學家有著極為一致的見解。

因為,在武皇帝執政時期,官員們呈現出一種異常活躍的狀態,甚至有一些很放肆的言論,哪怕是被稱為大鳳朝脾氣最好的仁宗皇帝都不會忍耐的事情,擱到武皇帝這裡,反而是一笑而過。

或許,正是武皇帝的好脾氣,才滋養出了文人的傲氣。

明湛看著滿朝文武為著皇家大典總裁一職議論紛紛,提誰的都有:錢永道,翰林院掌院,或者是禮部尚書,或者是朝中宰首。

反正,沒有他們想不到的。

而且,很奇異的是,雖然他們舉薦的人不一樣,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一個目標,那就是:鍾敬書是絕不適合皇家大典總裁這一職位的。

明湛做皇帝時間久了,哪怕是暴脾氣也攢出了幾分涵養,他是最終裁決人,所以,他並不急著下結論,他得讓朝臣們說話。

文官不讓說話,那不得憋死啊!

明湛聽著底下菜市場似的,你說一句,我駁一句,為著這皇家大典總裁一職,簡直是吵的臉紅脖子粗,恨不能幹上一架,直接分出勝負來。

但是,明湛發現這個年代的文人其實很有意思。

他們雖然時常為不同的見解鬧的烏眼雞似的,但是,在生活上或者平時交往中,可能還是不錯的朋友。譬如王叡安與李平舟。

王叡安先前是極是反對錢永道為皇家大典的總裁官,他是支援朝官接任此職的。在這一立場上,他與李平舟是一致的。而且,明湛知道,王叡安與李平舟交情不錯。

但是,此時聽到有人舉薦李平舟兼任總裁官,王叡安不同意了,他不跟舉薦的人費話,他直接問當事人李平舟,“李相,你要任皇家大典總裁官麼?”一搖頭,認真的說,“我覺著你不合適,你們身為相輔,平日裡多少國家大事顧不過來呢,哪裡有精力兼任總裁官?若只是掛個名兒,圖好聽。李相,您可不像這種人哪。”

把李平舟鬧的,李平舟道,“我沒說要做這總裁官。”

王叡安立時拿李平舟這話兒跟那舉薦人說,“聽見沒,人家李相沒這意思,你敢緊閉嘴吧。”

李平舟板著臉,他覺得自己與王叡安說話兒,完全就跟個大傻子一樣,實在丟臉。

明湛暗笑,抬手示意安靜,“好了,你們都別說了,朕明白你們的意思了。”他還不忘諷刺這些人幾句,“一點子小事兒,吵的烏眼雞似的。你們是國之忠臣,一個個有學識有休養有風度,注意行止。”

看著朝臣都這麼一條藤的要拉鍾敬書下臺,明湛的視線越過群臣,落到鍾敬書的身上,但是很可惜,他沒有看到鍾敬書臉上的表情。鍾敬書大約在低著頭,故此,明湛只看到鍾敬書腦袋上的大官帽靜若止水。

明湛心中早有了主意,吩咐道,“這也容易。王叡安,你給朕統計一下,他們舉薦了多少人。何玉,傳紙墨,把紙裁成寸見方的小紙條兒,再取一空盒子來。”

“你們呢,把自己想舉薦的人選,寫到紙條兒上,折起來,不要讓人瞧見,然後放在這盒子裡,一人一票,咱們公議,算一算票數。也讓朕看看,誰是公推人選。”明湛似笑非笑的掃一眼群臣,“朕啊,就想知道,誰是你們心中這次皇家大典總裁官的最合適之人。”

明湛的心眼兒,絕非一般人可比。

別人像他這樣剛登基的小年輕,做皇帝沒啥經驗的傢伙,啥事兒不得倚重老臣哪。當然,老臣們也是這樣想的,展開廣闊的胸膛準備給帝王倚靠來著。結果帝王不咋領情,啥事兒人家自己有主意的不行,白瞎了老臣們一顆火熱的心哪。

像以往帝王決事,或是帝王專裁獨斷,或是相輔商議舉薦,還從沒有這種投票的花樣兒。明湛這樣一說,大臣們也覺著新鮮,明湛還安慰他們,“別擔心,儘管投吧,不記名兒。你支援誰,只管寫誰的名子,不必再署你自己名子落款兒。也不必擔心,跟誰熟不跟誰熟,選他不選他的得罪人。當然,若是有人支援自己,毛遂自薦,朕也歡迎啊。”

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明湛得瞧一瞧,誰在背後弄鬼,要擠走鍾敬書。

鍾敬書在年紀很老的時候曾寫過一本回憶錄之類的書,他對自己當時的描述是:心如死灰,身若槁木,孤注一擲,峰迴路轉。

當然,那時候,鍾敬書已經功成名就,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