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鍛鍊”。1969年11月,臧克家與夫人鄭曼帶著13歲的小女兒鄭蘇伊下放到咸寧。當時,詩人所屬的中國作協被編在五連,在向陽湖造田;夫人所在的單位人民出版社是十三連,在汀泗橋燒石灰;小女兒在縣城“共產主義學校”讀初中。

荒涼的向陽湖,那時一下子“收容”了6000餘名“五七”戰士,可以說成了一大文化景觀。從此,向陽湖塗抹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他們與野鳥、獐子比鄰而居,改造思想,據說能“脫胎換骨,改觀換魂”。臧克家一家分三處居住,只有過節才可聚會到一塊。一開始,臧克家住在附近的農民家裡,不久脫土坯,在荒野上建起了土牆瓦頂的平房。蓋房、開荒、種地、餵豬、築堤、犁田、插秧……他什麼都幹。拿慣了筆桿子的手,不得不拿起鐵鍁鋤頭。

幹校的勞動生活異常艱苦,文化人的精神倍受壓抑。但是,臧克家沒有消沉、沒有絕望,從中品味到了幾多原汁原味的生活,鑄造了幾多堅定的信念與理想。臧克家一向認為:“我是鄉下人,生性愛鄉村。”到了農村,他如魚得水,發現了勞動之樂、人性之美。

向陽湖畔的“五七”幹校給臧克家提供了迴歸自然、迴歸農村的機會。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意外的收穫。儘管向陽湖的生活條件艱苦,景色也並不優美,但那畢竟是不同於城市的鄉野和田園。臧克家原本愛“帶月荷鋤歸”,愛“柳梢上的月明”,勝過愛城市的高樓和霓虹燈。臧克家以前身體不好,長年生病,到幹校經過一段時間的體力勞動,大有好轉,飯量增加了,失眠症沒有了。他過去在作協工作時,來往只是幾個領導,和同志們聯絡不多,到幹校後,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其樂融融。於是,至今有人感嘆:“臧老高壽,可能也得益於當年在向陽湖‘貼近田園’啊!”

他在向陽湖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