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眾》;斯大林以俄國共產黨(布)中央委員會書記的名義來電悼唁;莫斯科、東京、倫敦、紐約、巴黎、舊金山及東南亞等地,都召開了追悼大會或進行悼唁活動。
北京中央公園(後改名中山公園)舉行了盛大公祭活動,有74萬多人前來靈前致祭。公祭時,各地送來近千副輓聯,以表達對這位偉人的哀悼之情。特別是共產黨人李大釗的一副長聯,特別引人注目,可謂傳世佳作,其中雲:“四十餘年,殫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為人間留正氣”,這幾句話,是共產黨人對孫中山為革命、為人民奮鬥的一生給予的高度評價。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紛紛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悼念這位偉大的人物。當孫中山遺體於4月2日移往北京香山碧雲寺石塔時,參加送靈的群眾達30萬之多。根據孫中山的意願,1929年6月1日,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將孫中山的靈柩移往南京,安葬於東郊紫金山南麓,建成中山陵。這裡青山逶迤,秦淮河如一條碧帶環繞其間,山上松柏茂盛,水中波光粼粼。孫中山長眠在此,他的英名與青山同在,共碧水長流。
。 想看書來
左派領袖廖仲愷(1)
1922年6月初,廣州城裡驕陽似火,草木蔥鬱,一派夏日風光。然而,在政治上,這座革命的城市卻處於山雨欲來的前夜。
在###桂系戰爭中立下了功勞的陳炯明自認為羽毛已豐,暗中勾結直係軍閥吳佩孚,圖謀武裝叛亂,他密令駐防廣西的葉舉等部進入廣州,叫囂要以武力解決問題,一時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這時,身任廣東革命政府財政部次長併兼廣東省財政廳長的廖仲愷,收到陳炯明打來的電報,邀請他前往惠州,說是有要事相商。廖仲愷雖然深知陳炯明為人狡詐,恐節外生枝,但為了顧全大局,仍毅然前往。果不出所料,廖仲愷剛抵惠州郊外的石龍,即被陳炯明預先佈置的伏兵圍住,當場被逮捕。叛軍將廖仲愷推推搡搡,帶到石井兵工廠一間密封的小房,用三道鐵鏈將他鎖在一張鐵床上,嚴加看管。一會兒,陳炯明假惺惺前來探望,並勸他離開孫中山,
與其合作,均被廖仲愷嚴詞拒絕。陳炯明仍不死心,企圖軟化他,便令人去掉了鐵鏈,在生活上給予照顧,並允許他看書寫字,但依舊是嚴加看管。廖仲愷身陷囹圄,自知陳炯明不會輕易放過他,自忖必遭毒手。面對死亡的威脅,廖仲愷想到了很多,他早年遠離祖國,家境寒苦,受到外國人的種種歧視和凌辱,自跟孫中山革命以來,身經許多戰役,得到孫中山多次幫助與教誨,現在卻不能與孫中山先生攜手共進,將革命進行到底,心裡不免太多遺憾。他也想到自己的家庭,他的妻子何香凝和幾個兒女,多年來他投身革命,很少紿他們家庭溫暖,現在一旦要與他們永遠分手,心中實在難以割捨。但為了革命,他不能兒女情長,他深深記得當年他隻身到清政府統治中心天津去執行任務時,何香凝贈給他的詩句:
國仇未報心難死,
忍作尋常泣別聲。
勸君莫惜頭顱貴,
留得中華史上名。
想到這裡,廖仲愷豪情滿懷,他提起筆來,給何香凝寫下了絕命詞:
後事憑君獨任勞,
莫教辜負女中豪。
我雖身去靈明在,
勝似屠門握殺刀。
短短几句詩,飽含了廖仲愷對妻子的殷殷期望和縷縷深情。
何香凝得知廖仲愷被捕的訊息後,多方奔走,設法營救。8月18日,何香凝冒著濛濛細雨登上廣州北面的白雲山,當時,粵軍總司令部就設在這裡。何香凝找到陳炯明,當面質問他:“仲愷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你?你們說仲愷幫助孫中山籌款,要把孫中山的荷包鎖起來,就囚禁了仲愷。但仲愷又何嘗沒有幫助過你們呢?民國九年時,你們在漳州,那麼困難,是仲愷把孫先生在上海莫利哀路的房子抵押了來幫助你們,你們還記得嗎?難道只有幫助你們才對,幫助孫中山先生就不對嗎?中山先生是革命的,我們幫助中山先生更要緊,我們沒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你們,我們只希望你們不要背叛孫中山。”
陳炯明理屈詞窮,仍欲繼續耍弄花招,何香凝據理力爭,堅持要陳炯明放人,陳炯明無奈,只好下令釋放了廖仲愷。何香凝又風塵僕僕趕往石龍,把廖仲愷接回。雨夜中,廖仲愷與何香凝互相攙扶,跌跌撞撞,終於回到了寓所。廖仲愷深知陳炯明的個性,料想他會變卦,於是當夜便與何香凝乘船離開廣州。果然,第二天上午,陳炯明後悔了,再次下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