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地走到孫傳芳身邊,孫卻毫未察覺。只見這女子從大衣口袋裡從容地掏出手槍,照準他的右耳,“砰”地打了一槍,孫傳芳還來不及從美好境界中返回,只是哼了一聲,便身子一晃,倒在太師椅右扶手上了。那女子又向他後腦和後背打了兩槍,頓時,孫傳芳腦漿迸裂,鮮血滿地,這個橫行一時、聲名顯赫的大軍閥,

東南王孫傳芳(4)

就莫名其妙地結束了他的生命。

佛堂中的男女居士從槍聲中驚起,他們看到鮮血浸染的死屍和拿著手槍的女子,才醒悟到出了人命,頓時,整個佛堂亂成一片。“不準動!”年輕女居士厲聲叫道。繼而又放緩了口氣:“我是施劍翹,為報父仇,今天打死大軍閥孫傳芳,褻瀆了佛堂,驚擾了大家,請原諒,我即向法院自首。”孫傳芳死了。他早就該死了。這個下野的軍閥的死確實不算什麼大事,但這件暗殺大案卻經過新聞界的渲染,帶上了傳奇色彩,很快傳遍全國。

。。

北洋外長陸徵祥(1)

1918年12月,我國北端的東北地區,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已連續下了好幾天,整個大地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這時,南滿鐵路上,一列日本火車正徐徐前進。列車一間豪華的車廂裡,躺著一個身體瘦弱、年近五十歲的中年人。他瑟縮在車廂一角,凍得渾身發抖,雖然披著厚厚的棉袍,仍不能解決問題,渾身直打哆嗦,口中不時發出呻吟之聲。他就是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陸徵祥。

陸徵祥雖然不到五十歲,卻早就是中國政治、外交舞臺上的風雲人物,他曾有過輝煌得意的人生歷史,也曾度過千夫所指的難熬歲月。

1871年6月12日,陸徵祥出生於上海,21歲考入清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附設的同文書館,繼續攻讀法文,並學習外交學與國際關係,畢業後被派到聖彼得堡任中國駐俄使館四等翻譯官,從此走上政治、外交的道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任駐俄公使的陸徵祥聯合駐荷蘭公使劉鏡人,於12月31日通電敦促清帝遜位,電曰:“方今運遭陽九,海內分崩,既時勢之所趨,宜大計之速定。”希望清廷“不以一人位號,塗炭海內生靈”。不久,陸再次發電,促清廷“速斷宸衷,慨從眾願”,這樣,陸徵祥便由一名清政府的外交官轉向革命陣營。1912年,陸徵祥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外交總長。陸就任後,清除積弊,使外交部成為現代外交機構,他請林琴南寫下“不要忘記馬關”六字,懸掛於總長辦公室內,以志不忘馬關條約的奇恥大辱,還負責中俄關於外蒙交涉等重大外交活動。不久,國務總理唐紹儀辭職,陸徵祥繼任國務總理,上升到權力的頂峰。但陸徵祥當國務總理時間不長,便因國內問題下臺,隨後任總統府高階顧問,再任外交總長。

1915年,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陸徵祥負責中國與日本的談判。在日本的脅迫下,也因袁世凱急著當皇帝,需要取得日本的支援,便同意了“二十一條”,由陸徵祥執行簽字。簽字後,國內震驚,陸徵祥一時為國人所痛罵,皆指他為賣國賊。這位風雲一時的外交總長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之鼠。由於受到人民痛罵,輿論指責,陸徵祥也感到無顏面對國人,所以,後來袁世凱稱帝,要封他為侯爵,他堅決予以拒絕,並偕夫人逃往北戴河暫避。袁世凱死後,陸徵祥才回到北京,繼續擔任外交總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作為協約國的一員,是戰勝國,被邀請出席巴黎和會。中國政府便派出外交總長陸徵祥、駐美公使顧維鈞、南方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駐法公使施肇基、駐比利時公使魏震組等五人為代表,組成中國代表團,並任命陸徵祥為代表團團長。

陸徵祥受命後十分高興,因為這次中國是戰勝國,可以一雪籤“二十一條”之恥。在稍作準備後,他們便踏上了赴歐的征程。當時,海上交通困難,歐亞航線班輪稀少,陸徵祥等去巴黎,不得不出山海關經東北、朝鮮到日本,然後從日本橫濱登輪橫渡太平洋,途經舊金山、紐約,再穿過大西洋抵巴黎。

陸徵祥一行從北京出關後,日本外務省即派專車在南滿鐵路迎接。陸徵祥本來就怕冷,又是在冬天坐車行駛在這冰天雪地的北國,凍得渾身直打哆嗦,於是,便命人在車廂裡生火取暖,使溫度一下子增至攝氏20多度。後來,加煤工人熟睡,煤火熄滅,溫度又下降至零下七八度。這一熱一冷,使陸徵祥在到達日本橫濱時就病倒了。雖然他取消了天皇的接見、茶會和受勳儀式,卻不得不帶病與日本外相會談。在經過幾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