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五年之前的那一天,殷士儋大鬧內閣,要和高拱單挑,張居正勸架,卻也捱了罵,正是在這場鬧劇中,張居正堅定了除掉高拱的決心,但與此同時,他似乎也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殷士儋會在那一天突然發作?

原因很簡單,因為就在那一天之前,殷士儋得到了一個確切的訊息:高拱準備趕走他,換一個人入閣。實在是忍無可忍,殷學士魚死網破,這才算雄起了一回。

而那個由高拱安排,入閣頂替殷士儋的人,正是張四維。

對於這份五年之後遲到的邀請,要他感恩戴德,實在比較困難。

好了,這起迷案就要水落石出了,我們現已掌握瞭如下四點:

1、王崇古與高拱關係緊密,他的職務是由高拱推薦的。

2、張居正準備解決高拱之時,楊博曾親自上門,為高拱求情。

3、張四維是王崇古的外甥,也是楊博的親家。

4、高拱曾推薦張四維入閣,以取代不聽話的殷士儋。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張四維是高拱的親信,一個由始至終,極為聽話的親信。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張居正聯合馮保趕走高拱的時候,一道陰冷的目光正投射在他的背後。

當然,自信的張居正是絕對不會在意的,在得意的巔峰,無人能撼動他的地位,於是當內閣缺少跑腿的人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張四維,那個看上去極其溫順聽話的張四維。

之後的一切,就是順理成章了,張居正活著,他無能為力,現在人死了,該是行動的時候了。

萬曆十一年(1583),陝西道御史楊四知突然發難,上書彈劾張居正十四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