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金瓶梅》是一本具有偉大意義的傑出著作,它應該被堂而皇之地與其他三本書擺在一起,被後人頂禮膜拜。
《金瓶梅》的作者以其精湛的筆法,深刻的思想,勾勒出了西門慶、潘金蓮等知名人物(拜水滸所賜)的形象,並以這些鮮活的人物描述了明代中期的市民生活、被衝擊得千瘡百孔的封建禮教,以及不可遏制的思想解放與性解放潮流(拜王守仁心學所賜)。
即使從文學體裁上講,它也是傑出的,連一些紅學家也認為,《紅樓夢》關於人物日常生活的寫作,是承繼自《金瓶梅》的。
疑問最多的,大概就是此文的作者了,那個所謂的“蘭陵笑笑生”如果要列出嫌疑名單,是可以另寫一本書的,其實作者不留名倒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書裡還有些不堪入目的東西(專用名詞:糟粕),咱們到底是禮儀之邦,有些事情上不得檯面,寫了這麼個玩意,總還是有點不良影響,要顧及臉面。
而王世貞之所以被確定為重點作者嫌疑人,說起來還和嚴世藩先生有著莫大的關係。因為很多人認為,金瓶梅中的這位西門慶是有原型的,而原型就是嚴世藩。
其實就生活腐化而論,西門慶和嚴世藩壓根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西門慶的老婆說起來也就潘金蓮那麼幾位,嚴世藩那就多了去了,基本都是兩位數起算,要談貪汙的錢財數目,更是無從說起,西門大官人才什麼級別,嚴侍郎可不是吃素的。
當然,說他們兩人有關係,那也不是憑空講白話,人家還是有證據的,比如嚴世藩同志又叫東樓,東樓和西門似乎還對得上,再比如嚴世藩同志有個小名,叫做慶兒,這種類似猜謎類的玩意數不勝數,就不多說了。
而王世貞之所以被扣上這個帽子,實在是因為他和嚴嵩有仇,且名聲太大,文章寫得太好,大家覺得如此精彩的一本小說,不是尋常村夫或是文學青年能寫出來的,思來想去,就是他了。
當然現在也有許多人說王世貞不是作者,並列舉了很多證據,我不搞考證,也就不寫了。
不管有多少爭議,但至少我們知道,明代曾有過怎樣輝煌的文化,偉大的四大名著自誕生之日起,便已成為了經典,此後的五百年中,除了一部《紅樓夢》,無人可望其項背,不知道後面那幫人都幹嘛去了。
但還有一點必須說明,那就是在當時,四大名著之中,有一本是禁書,如果藏有此書,是要惹麻煩的。
我大致知道許多人的答案,但我要告訴你們,不是那一本。
真正被禁的,是《西遊記》。
如果你還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唐僧師徒四人曾經到過一個叫車遲國的地方,那個地方的皇帝推崇道教,迷信成仙,還搞出了幾個虎力大師之類的邪門道士,最後被孫猴子一頓收拾,見閻王去了。
說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麼它會被禁了,這種罵人不吐髒字的把戲歷來就不少見。還有那句著名的“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除了孫猴子外,估計也沒人敢說。
總而言之,那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時代,至少我認為如此。
朱載垕篇
第五章 最終的亂戰
【明穆宗朱載垕】
公元1566年,朱載垕繼位了,年號隆慶,他等了二十多年,終於等死了自己的老子,等到了皇位。
這位仁兄能混到這個位置實在不易,因為他是奉遺詔登基的,遺詔是怎麼回事前面已經說過了,嘉靖忽悠了兒子那麼多年,臨死也沒說句接班的話。
不管怎樣,畢竟已經是皇上了,隆慶開始召集大臣們上朝。
被嘉靖冷落了那麼多年,終於有了發言的機會,大家都十分激動,滔滔不絕,唾沫橫飛,甚至在朝堂上公開對罵,然而從第一天起,大臣們就驚奇地發現,這位皇帝似乎有點不對勁。因為無論下面吵得多熱鬧,上面的這位兄弟卻一句話都不說,始終保持沉默。
沉默的隆慶是個很可憐的人。
他是嘉靖的第三個兒子,皇位本沒有他的份,安心做個藩王,好好過日子就行,可偏偏老天爺開眼,前面兩個都沒能熬過去,於是老三就變成了老大。
但這對於他而言,實在算不上一件好事,因為嘉靖同志不但命硬,還極難伺候,能和他打交道的,也都是徐階、嚴嵩這類老滑頭,以朱載垕的智商水平,只能是重在參與了。
而現在看著下面這幫殺氣騰騰,臉紅脖子粗的陌生人,他經常會發出點感嘆:我怎麼會呆在這種地方,和這些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