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給臉,那就撕破臉吧!
但魏公公很快就發現,要想撕破臉,一點也不容易。
因為他是文盲。
解決魏朝、王安,只要手夠狠,心夠黑就行,但東林黨不同,這些人都是知識分子,至少也是個進士,擅長朝廷鬥爭,這恰好是魏公公的弱項。
在朝廷裡幹仗,動刀動槍是不行的,一般都是罵人打筆仗,技術含量相當之高,多用典故成語,保證把你祖宗罵絕也沒一髒字,對於字都不識的魏公公而言,要他幹這活,實在有點勉為其難。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鬥爭,不至於被人罵死還哈哈笑,魏公公決定找幾個助手,俗稱走狗。
最早加入,也最重要的兩個走狗,分別是顧秉謙與魏廣微。
顧秉謙,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壞人。
此人翰林出身,學識過人,無恥也過人,無恥到魏忠賢沒找他,他就自己上門去了。
當時他的職務是禮部尚書,都七十一了,按說幹幾年就該退休,但這孫子偏偏人老心不老,想更進一步,大臣又瞧不上他,索性投了太監。
改變門庭倒也無所謂,這人最無恥的地方在於,他幹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為了升官,顧秉謙先生不顧自己七十高齡,帶著兒子登門拜訪魏忠賢,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希望認您做父親,但又怕您覺得我年紀大,不願意,索性讓我的兒子給您做孫子吧!”
顧秉謙,嘉靖二十九年(1550)生,魏忠賢,隆慶二年(1568)出生。顧秉謙比魏忠賢大十八歲。
無恥,無語。
魏廣微,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可好可壞的人。
魏廣微的父親,叫做魏允貞,魏允貞有一個最好的朋友,叫做趙南星。
萬曆年間,魏允貞曾當過侍郎。他和趙南星的關係很好,兩人曾有八拜之交,用今天話說,是拜過把子的把兄弟。
魏廣微的仕途比較順利,考中翰林,然後步步高昇,天啟年間,就當上了禮部侍郎。
按說這個速度不算慢,可魏先生是個十分有上進心的人,為了實現跨越性發展,他找到了魏忠賢。
魏公公自然求之不得,僅過兩年,就給他提級別,從副部長升到部長,並讓他進入內閣,當上了大學士。
值得表揚的是,魏廣微同志有了新朋友,也不忘老朋友。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去拜會父親當年的老戰友趙南星。
但趙南星沒有見他,讓他滾蛋的同時,送給了他四個字:
“見泉無子!”
魏廣微之父魏允貞,字見泉。
這是一句相當狠毒的話,你說我爹沒有兒子,那我算啥?
魏廣微十分氣憤。
氣憤歸氣憤,他還是第二次上門,要求見趙南星。
趙南星還是沒見他。
接下來,魏廣微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他又去了。
魏先生不愧為名門之後,涵養很好,當年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賣命,也就三次,魏廣微不要趙大人賣命,吃頓飯聊聊天就好。
但趙南星還是拒而不見。
面對著緊閉的大門,魏廣微怒不可遏,立誓,與趙南星勢不兩立。
魏廣微之所以憤怒,見不見面倒是其次,關鍵在於趙南星壞了規矩。
當時的趙南星,是吏部尚書,人事部部長,魏廣微卻是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雖說兩人都是部長,但魏廣微是內閣成員,相當於副總理,按規矩,趙部長還得叫他領導。
但魏大學士不計較,親自登門,還三次,您都不見,實在有點太不像話。
就這樣,這個可好可壞的人,在趙南星的無私幫助下,變成了一個徹底的壞人。
除了這兩人外,魏忠賢的黨羽還有很多,如馮銓、施鳳來、崔呈秀、許顯純等等,後人統稱為: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光這四撥人加起來,就已有三十個。
這還是小兒科,魏公公的手下,還有二十孩兒、四十猴孫、五百義孫,作為一個太監,如此多子多孫,實在是有福氣。
我曾打算幫這幫太監子孫亮亮相,搞個簡介,起碼列個名,但看到“五百義孫”之類的字眼時,頓時失去了勇氣。
其實東林黨在拉山頭、搞團體等方面,也很有水平。可和魏公公比起來,那就差得多了。
因為東林黨的入夥標準較高,且渠道有限:要麼是同鄉(鄉黨),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