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普通話,穿著無異,可見頭上圍著羊肚毛巾的,大概是陝北人的標誌了,找上一圈旅館,都受到了冷遇,幸好衛生局值班同志給我們介紹到車站的'解放飯店',今晚大概只能是加鋪了
(46一251)
西安,別稱長安。西京、鎬京,是古老的歷史名城,不但是陝西;而且是大西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公元11世紀起,周、秦、漢、隋、唐都曾相繼在此建都,名勝古蹟頗多。有長四方形的城垣,中有鐘樓,據說是14世紀古代建築特色的典範,還有鼓樓、箭樓,都已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在西安;我們沒有一點‘關係’;兩眼抹黑。衛生局雖然接待;但敷衍了事;沒作具體安排;只'走馬觀花'似的參觀了幾個醫院。
洪科長自我解嘲地說:“可以參觀革命遺址;也是一次革命傳統教育嘛。”此話一出;大家都‘心有靈犀一點通’心照不宣;分頭行動
傅書記讓我跟著他;自告奮勇同行的還有洪貴和滿青。我們漫步‘驢馬市’;時近中午;走進一家‘清真飯店’。傅書記掏出一張拾元大票:“今天我作東。”把錢交給我,讓我去排隊買票。服務員推薦西安名吃——牛羊肉泡饃。她看出我們是外地人;就主動講解並作示範:把燒餅,先用手搿成碎塊,再用牛羊肉湯一燴,一碗熱氣騰騰的(湯泡燒餅)就端了上來;一嘗;味道挺濃的;但沒有羶氣;。使人口水欲滴的'名吃'原來如此,我們再不敢去嘗試什麼‘葫蘆頭’(大腸)之類的名菜了。
我們前往‘陝西博物館’,參觀者頗多,還有不少高鼻碧眼的外國人。按著古建築的樣式,門口蹲一對銅獅,院內古樹參天;庭苑深深。西安曾為周、秦、漢、前趙、後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1個王朝建都之地,名勝古蹟頗多。
過牌坊,泮池,兩廂即為'周、秦、漢、隋;唐'陳列館,主要為陝西省出土文物。經過一小花圃,即見題有'碑林'的額匾,中立一大碑為'石臺孝經',此係唐皇李隆基註釋和書寫。碑林為公元1090年為儲存唐'開成石經'而建,因歷代移入碑石頗多,故成'碑之林'。內有墓誌一千餘塊,內容主要宣揚孔孟之道。各種書體:篆、隸、草。楷、真皆有,還有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字跡,儲存了各種古代有名的書碑,為書法藝術寶庫。有許多人在碑前臨摹'千字文'之類的書體,也有用白紙拓印者。碑石滿林不勝瀏覽,只能'走馬觀花',在一塊大碑書'勤、默、忍'和朱集文'關中風景圖詩畫'碑前;有一群人觀摩;都是外賓。
西安民風純樸,住房似北京四合院,門口多掛竹簾。西安話易懂,但聲粗。吃食以麵食為主,多牛羊肉。毛線較便宜,但加工很粗糙。街道很整齊,但不衛生。雖是禮儀之邦,但缺乏文明。西安原是人才濟濟之地;有厚重的歷史積澱。古城一定會煥發出新的青春。 txt小說上傳分享
(46一252)
乘興去'半坡博物館',吃了個閉門羹——政治學習。逐改乘7路車去興慶公園,據說這是西安最大的一個公園,有東湖和西湖,似把杭嘉的名湖移來了。這裡也有楓樹,但北方楓葉枝粗葉茂,不及南方紅楓葉秀麗。過牡丹橋有一'沉香亭',不知什麼典故?
園中有'芙蓉島';'縛龍堂'等景點;多年失修;頹敗不堪。,垂柳邊遊船給公園添了點生氣,園中尚有一群青少年習武者,頗吸引遊客。遊園後去(花萼相映樓)飲一啤酒,並攝影為念。
興慶公園門口已有杏梅上市,我嚐了鮮;記得江南正是枇杷。桃子。楊梅成熟季節;可憾沒能在家鄉。
不辭疲勞,又乘車去'大雁塔',此塔位西安南郊'大慈恩寺'殿內,唐僧從印度帶回的佛教經典;在此築塔而藏。初建於六世紀(652年)彷印度模式;為五層建築。復於公元761…704年重建,增至7層。全為磚石所砌,遠看疑為土塔。四石門楣上有菩薩像,門外東西龕內有大書法家諸遂良寫的(三戰聖教序和三藏聖教序)兩碑,鐫刻精美。此塔高64米,面積平方米。樓梯為木式的,每層四面都有拱洞式廊可眺望;登塔頂,四面環顧西安城,遙想兩千餘年古城的變遷,令人感慨油生,我已忘掉作詩句的韻律,不然,也真想'憑弔'一番!
從大雁塔下來;其時已下午3點,懷著僥倖心理復又去'八路軍辦事處遺址',果然,還是學習不開放。屋裡傳出聲聲秦腔,門虛掩著,內有人走動,我推門而入,有人詢問,我言明:遠路而來參觀,他看看我的證件示意放行,進院方知額外批准參觀了,真是偏得!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