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模特小姑娘的名字。
秦歌抬頭看了一眼那邊擠作一團的六個模特小姑娘,想象她們要是真的都在車禍中喪生,一定會是血肉模糊,哪還能保持現在這樣的美麗。
邊上的冬兒這時在另一張報紙上找到了張松死亡的訊息。
這一張報紙紙張發黃,顯然已經有些年頭,秦歌先看日期,居然是一張六年前的海城晚報。
秦歌冬兒與張松都來自海城,對海城晚報當然並不陌生,甚至,秦歌還依稀記得這張報紙頭條上刊登的海城連島渡假村被評為國家4A風景區的那條新聞。
在報紙第二版的社會新聞版上,有一條跟蹤報道的新聞。海城一年前曾經發生一起謀殺案,兇手將受害者從十一樓的視窗推落下去,結果受害人並沒有當場斃命,而是落在了正從樓下經過的一位市民身上。受害者在醫院裡躺了一個星期便醒了過來,但那位不幸被砸中的市民卻成了植物人。
報紙上的新聞簡單陳述了先前發生的事,然後用非常客觀不帶絲毫感情色彩的文字宣佈了那位市民昏迷一年之後,在醫院死亡的訊息。
那位市民就是作家張松。
如果說秦歌冬兒與那六個小姑娘的死亡都是意外的話,那麼張松死亡的過程便帶有了些戲劇性。秦歌依稀還記得海城曾經發生的那起謀殺案,但因為破案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受害人在醫院醒來後不僅說出了兇手的身份,還清醒地告訴警方,兇手的模樣已經跟以前大不一樣了,如果不是他主動表露身份,他一定不會認出他來。警方隨後展開調查,發現兇手早在數年前便因一起車禍死亡,但受害人辯認了死者妻子提供的生前照片,明確地指出,死者跟兇手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他跟兇手曾經共事多年,對他非常熟悉。照片上的人雖然跟兇手有幾分相似,但他們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警方根據受害者的描述對兇手進行了模擬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