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人群騷動的時候,人群中忽然走出一個老人,他走到武剛強面前,顫巍巍地說道:
“長官,請容我說兩句吧!”
武剛強定睛一看,這不正是大象寨的王大爺嗎?他趕緊說道:
“有話您請講吧!”
老人捋了捋鬍鬚,站在階沿上,揮了揮乾枯的手指,說道:
“鄉親們,聽我說兩句。”
人群中頓時鴉雀無聲,都不知道這個德高望重的老頭要說什麼。
王大爺接著說道:
“鄉親們,這糧食大家就不用搬了,要搬的話,就搬到高黎貢山山頂上去,那裡的遠征軍正需要糧食填肚子啊。”
“咋了,這是咋的了?”
人群中有人疑惑地問道。
“其實剛才那位當兵的說得沒錯,他們確實需要糧食,我可以為大家作證。長官們這次下山來,就是找糧食的。昨天晚上,他們才跟我說起過這件事。
人群中沒有人說話,一片靜默。
第1卷 第十四章 飢寒交迫 第142節 深明大義(下)
“大家聽我說一句,願意把糧食搬走的,請隨便;不願意搬走的,請把糧食留下!”
險些被鬼子輪姦命喪敵手的婦女丁秀也站了出來,她說:
“我的命都是這些當兵的救回來的,沒有他們,更多的婦女就會栽在鬼子手裡,不會別的,就憑這10來個鬼子被打死,就憑他們救過我們的命,兄弟姐妹們,也應該將糧食捐獻出來啊……”
這時候,人群中感動人心的一幕出現了:只見已經扛上了糧食的,將糧食放下了;已經走出去的,又返回來了;正準備搬糧食的,停下了。
“都給長官們吧,總比拿去喂日本狗強!”人群中一個莊稼漢喊道。
“是啊,沒有這些當兵的,我們也拿不回糧食!”
衣衫襤褸的鄉親們,主動將那些有可能是救命的糧食留了下來。
一個同樣鬚髮皆白瘦骨嶙峋的老人走到武剛強跟前,說:
“長官,需要搬運吧?你們二三十個人,怎麼搬得走這麼多糧食?這全是些土豆、紅薯、玉米之類的粗糧,很沉的啊!我看就讓我們也一起來搬運吧,送你們上山去!”
武剛強的眼眶溼潤了,他為鄉親們的深明大義所感動,他說:
“謝謝各位鄉親們的好意,我們有二三十個人,一個人搬50公斤,也能搬上1500公斤呢,不少了!”
說完,武剛強又走上臺去,對鄉親們深鞠一躬,道:
“謝謝鄉親們……對鬼子,你們一定要多加防範……希望我們齊心協力,早日將日本強盜趕出中國去,到時候,鄉親們的日子就越過越好了!”
鄉親們慢慢地散了,看看天空,太陽已近正午,武剛強命令突擊隊的隊員們:
“火速吃完飯後搬運糧食,一人50公斤,儘早搬離野豬梁,以免夜長夢多!”
王大爺和丁秀再三挽留戰士們到大象寨去吃過晌午飯再走,可是被武剛強委婉的拒絕了:
“我們軍令在身,不宜久留,大家還是請回吧,鄉親們的心意,我和我的弟兄們心領了!這些未搬完的糧食,還請你們儘快安排轉移到秘密的地方去,誰家有困難吃不起飯了,就拜託你們送點過去,可千萬別落在日本鬼子手裡了。”
王大爺和丁秀這才不好說什麼了。
當天中午,大夥拿出了那天在下山途中一路打來的野味:蛇、蛤蟆、青蛙、兔子等,張大茂是炊事員出身,這時候大夥都推舉他掌勺,期待著美美地吃上一頓。
丁秀趕回大象寨,拿來了一口鐵鍋和辣椒、花椒、鹽巴等佐料:
“這些東西你們路上帶著吧,餓了也好弄點吃的。”
戰士們道了謝,趕緊埋鍋造飯。
武剛強急著趕路,對張大茂說道:
“那些蛇啊蛤蟆青蛙的就別整了,整兩隻野兔,剩下的一隻野兔和其他東西帶上,回去的時候路上再吃。”
張大茂哈哈一笑,說:
“咱們四川有句俗話,叫‘有了一頓餸,沒了摳扁桶’,你這叫‘有備而來’啊!”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武剛強命令3人弄吃的,其餘的戰士趕緊捆紮包裝糧食,這樣吃完飯後,隊伍就能立即返程。
不多時,糧食打包完畢,兔肉的香味飄散開來,戰士們圍著鍋,邊咽口水邊誇起張大茂的手藝來:
“想不到你小子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