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終於在一座白色的大帳前停了下來,張煥率領數十名文武官員早已等候在帳前,他見兩名回紇將領和藥羅葛靈一起將一名身著回紇華服的男子從馬車裡扶了出來,只見他臉色蒼白、身子單薄,和想象中強壯的回紇人首領大為不同,張煥便回頭悄聲地問代表朝廷前來犒軍的御史中丞沈房道:“是他嗎?”
沈房一個多月前剛剛從回紇都城轉道而來,曾覲見過忠貞可汗,他點了點頭,“他正是回紇可汗。”
張煥見回紇可汗的神色有些不安,便大笑著迎了上去,向他拱手施禮道:“張煥久聞可汗威名,今天卻初次見面,失禮之處還望可汗見諒。”
忠貞可汗目光復雜地注視著張煥,他其實見過張煥,他的原名叫咄莫羅達幹,當年張煥大破翰耳朵八里時,他就曾經作為一名年輕的回紇貴族被唐軍俘虜,只是他當時不起眼,不被張煥重視罷了。
忠貞可汗笑了笑,回禮道:“張都督與我們回紇關係極深,希望本汗今日前來,能有所收穫。”
張煥見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便欣然一笑道:“可汗請進大帳裡詳談。”
第三百一十一章 安西戰略(一)
宣仁七年七月,回紇國內發生嚴重內亂,拓跋千里率軍攻入都城,宣佈廢除忠貞可汗,另立新汗,此舉得到許多忠於前登利可汗的回紇貴族的支援,在嚴重的執政危機下,遠在北庭與唐軍對峙的忠貞可汗被迫無奈,遂於唐軍講和,雙方在兩天的談判中終於達成一致,忠貞可汗以書面形式承認北庭與安西歸屬大唐,並命令安西的頡幹迦斯放下武器、向唐軍投降,而唐軍承諾安西回紇軍在放下武器後可以過境,並在其離開北庭後發還武器。
同時,張煥也明確表示將支援忠貞可汗重返汗位,在必要時唐軍可以提供援助,七月底,可汗與唐軍講和的訊息尚未送達安西,腹背受敵的頡幹迦斯為打通北上的道路,在博斯騰湖以北與唐軍決戰,卻被唐軍南北夾擊而大敗,回紇南征軍死傷近半,數日後,忠貞可汗下令放下武器的命令傳到了安西,糧草盡絕的頡幹迦斯也知事急,遂向唐軍投降。
四萬回紇軍分三批在唐軍的監視下離開了安西北上,最後在北庭以北的多邏河與忠貞可汗匯合,大軍返回漠北,就這樣,延續了整整一年的回紇南下戰役最終以回紇全面失敗而告終。
但就在唐軍與回紇軍在博斯騰湖大戰的同一時刻,遠在拔換城的吐蕃軍開始向龜茲進發,企圖將唐軍趕出安西,王思雨部主動出擊,他親率八千騎兵,在龜茲以西的白馬河流域截住了吐蕃軍的先鋒。
茫茫大草原彷彿一個巨人張開臂膀向四面八方伸展開來,天空是一望無際的蔚藍,大地被炎熱的藍色穹頂籠罩著。幾隻雄鷹在天空翱翔,目光銳利地注視著大地上地軍隊。
王思雨的騎兵可以稱得上是西涼騎兵中的精銳,他們一部分是隨王思雨奪取石堡城的老兵,另一部分則是從河湟被解放的漢人奴隸中挑選出的強健者,還有一些羌人騎兵,他們最大地特點是個個騎術高超。可以幾天幾夜不下馬背,隨後又在三年臥薪嚐膽式的殘酷訓練下,他們不僅掌握了騎射、刀術等搏擊技術。而且有著嚴格的組織紀律,動則奔騰如雲。靜則凝重如山,正是有這支精銳地騎兵,才使王思雨能晝夜行軍,一舉奪取焉耆和龜茲。
作為統帥,王思雨繼承了其祖父大唐軍神王忠嗣的精神。他忠誠、堅毅、果斷,他有時象一把鋒利地寶劍。能一往無前地斬斷殺伐;有時又如一片平靜的大海,在平靜的海平面下蘊藏著洶湧的暗流,他今年只有三十歲,但已是身經百戰的老將,沉穩而不失銳氣。
遠方一名斥候飛馳而來,大聲稟報道:“將軍,吐蕃人先鋒已在二十里外,約六千餘騎。”
“我知道了。再探!”
“遵命!”斥候行一禮。調頭而去,王思雨打手簾向兩面眺望一下地勢。白馬河從西北方向流來,在遠處劃出一條弧線,又向東北方向流去,就彷彿一把長弓,蜿蜒流轉,而在五里外地河邊則是大片森林。
王思雨沉思片刻,便令第一營都尉曹漢臣道:“你可率三千軍隱藏於樹林之中,待吐蕃兵過,從後面掩殺。”
“末將遵令!”曹漢臣手一揮,三千軍從隊伍中分出,向北疾馳而去。
唐軍放慢馬速,儘量休息馬力,約又向前行了三、四里,這時,遠方西北方向的一塊高地上出現了十幾名騎兵,那是吐蕃人地斥候,王思雨立刻下令,擴張大旗,平造出萬人的氣勢,隨即一支五百人的巡哨向吐蕃斥候追殺而去,吐蕃斥候調頭便遠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