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那麼——這問題可能有點唐突,也可能有點愚蠢——那麼,你是否準備永遠獨身下去呢?
謝:我想可能是的。我受過婚姻的挫折,驚弓之鳥,再也不敢擇木而棲了。
徐:這恐怕太絕對了。在坐諸位,有誰持謝小姐這樣一竿子插到底的思想?笑什麼笑,都很曖昧是嗎?看起來,只有我一個人敢持“不同政見”了。
我並不會死抱獨身主義不放,當然。目前也不太熱衷找物件,也很難找到對味兒的女孩。在公司做“白領”,生活圈子其實蠻狹窄,認識的都是些衣冠整潔、循規蹈矩的“同類項”,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結識其他的朋友。
很多人對待婚姻就像小學生對待他的作業,每日必有,做完了事,小學生為了哄騙老師和家長,婚姻中人不過哄騙自己罷了。
而且,他們總是對自己家庭的不幸守口如瓶,直到再也隱瞞不了時,才突然爆發出來,雞飛蛋打,頭破血流,讓人耳聞目睹,對婚姻一點兒好感也沒有,好像祖先發明一夫一妻制這玩藝,純粹是一種陰暗的“克格勃”行徑,讓人們捉對兒,互相監督、制約。
祖先還告訴咱們,陰陽相生相剋,互補互生,陰盛陽衰或陰衰陽盛,都會使夫妻間的生活出現裂痕。你想想,這種平衡多難維持啊,即使你能勉強做到,維持這種平衡又多累啊是不是!
還有一種情況稍好一點,兩個人儘可過著同樣的生活。而且可能相愛,但彼此竟又互相覺得謎一樣深不可測。我父母就是這樣。老人家不時當著兒女的面感嘆:幾十年來,他們並不瞭解對方,當初選擇做好朋友肯定比做夫妻來得對頭。我聽了極彆扭,他們不做夫妻,我從何而來?我成什麼了,一個錯誤的“產品”是不是?
再說我哥,受到爸媽感嘆的啟發,真的就跟我嫂子離了婚。他倆生活在一塊老說沒感情,可分手後的確把朋友做得很誠實。這是為什麼?
上述種種現象,都讓我不敢貿然涉足婚姻。目前,我堅守單身陣地,並不意味著我不談情說愛,上個月我還談崩了一位DJ小姐,她說我是個偽君子,既假惺惺跟她幽會,又到單身俱樂部參加週末Party。你到底要幹什麼?
她太認真了。我沒辦法。
筆者:“單身貴族”的生活方式是個舶來品,是國外中產階級一種新興的夢想,最大的特點是自由,在咱們國內,不少人認為這是一種現代人的時髦。今天有幸聽了大家的傾訴,我才真實地感覺到:獨身,對大多數獨身者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無奈,或者還可以說是一種暫時狀態。它可能會挑戰社會習俗、生活法規等等,但絕不會對傳統的婚姻制度構成怎樣了不得的威脅。
畢竟,世界是男人女人共同的世界。如果你們不想彌補生活中某種缺失的話,我琢磨,你們也不會參加俱樂部這類組織了。對吧?
謝謝大家,非常感謝!
第九章 一路平安
關於第三次離婚浪潮,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了,總之一個趨向是,高穩定低質量的婚姻正在向低穩定高質量的婚姻過渡,維繫婚姻的主要紐帶,也正在由責任向愛情過渡。不過,再好的婚姻,再相愛的夫妻,也仍然存在各不相同的個人利益,而一旦各自的利益發生衝突,僅靠兩情相悅能解決問題嗎?
所以,理智必須介入。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保持平衡很重要。最初是熱戀的激情,後來每個人都發現,對方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婚姻需要兩個方面:熱戀時期和現實的看法。
有一個人浪跡天涯,堅持要找一個最完善的人結婚。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找到了。可是,他仍然沒有結成婚,因為,那個最完善的人告訴他,她也正在找心目中最完善的人。退一步講,即使他們結為伉儷,也仍將得不到幸福,只因為他們不懂得天時、地利、人和的鐵律,不懂得婚姻的選擇和培育都是一門藝術埃關於這種“藝術”,我十分欣賞一位紐約作家的感覺:他寫作時,常被公寓照明燈的噪音吵得幾乎發瘋。後來有一次,他出去露營,當他靜聽木柴燒得很旺時的響聲,一下子聯想到這響聲跟照明燈的噪音差不多呵,為什麼你喜歡這響聲而討厭那噪音呢?如此一“等同”,重點便轉移到令他愉快的事物上了。結果,頭幾天他還注意到那些噪音,不久就完全忘記了它。
夫妻關係中一些不愉快的矛盾,不正是可以用這種“藝術”轉移、化解的嗎?
當然,有時“狼來了”,單靠這種“藝術”無法阻擋,還要加上勇氣和信任。危機能毀滅家庭,也能加深愛情。大多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