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爭,正德聽著是在煩悶,打了個呵欠,目光再次向段飛望去,見他還低著頭,貌似正在打瞌睡,正德忍不住提聲問道:“段愛卿,大家的話你都聽到了吧?你有什麼好點的建議嗎?”
段飛抬起頭微微一笑,說道:“皇上,剛才大人們與兩位公公的話我都聽到了,從爭議的內容來看,大家顯然都覺得開海禁是一件好事,不知皇上聽出來沒有?”
正德嗯地一聲,說道:“朕都給他們吵暈頭了,倒是沒有注意到,愛卿解釋給朕聽聽。”
段飛笑道:“開海禁顯然能極大地增加稅收,否則大家為何對司稅權這麼在意呢?稅收多了,對國家來說自然是大好事啊。”
“嗯,”正德向了想,說道:“愛卿說的有理,好像是這麼回事,既然開海禁對國家有好處,為何從前都沒人提呢?”
楊一清心中咯噔一響,暗道不好,他急忙說道:“皇上,開海禁雖然能增加稅收,不過還是有許多危害的,譬如說開海禁之後海外奇珍大量湧入,奢靡之風重起,有違太祖以及歷代先皇倡導的節儉風氣,白銀大量流入,會使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啊皇上。”
正德不滿地說道:“愛卿不要危言聳聽,大明建國的時候百廢待興,不到十年便府庫充盈,百姓們安居樂業,當時的歲入是如今的十倍不止,高宗南征北戰五徵漠北,同時還要修建北京城,百姓依然過得很好,倒是禁海之後國庫日漸空虛,連平亂的銀子都要從其他地方調撥,究竟是民風重要還是社稷重要,朕已經不是剛即位的時候了,你們還想用這些誑語來哄朕,這是欺君之罪,你們好大的膽子!”
正德越說越氣憤,將龍案上的玉鎮紙揮手撥到了第上,好在玉石質地不錯,竟然沒有砸碎,不過卻摔壞了一個角。
“皇上請息怒……”楊一清撩衣拜倒,段飛同一時間朗聲說道:“皇上請息怒,楊大人他們也是為社稷著想,其實諸位大人剛才與兩位公公爭了這麼久,早已肯定了開海禁的重要性,唯一的分歧不過是該由誰來主持海上貿易,以及誰控制海軍,誰來收稅而已,這還不簡單嗎?大家都不肯讓步,因此開海之事才久懸未決,只需大家各退一步,由司禮監主持貿易往來,由兵部控制海軍,戶部與司禮監共同掌管司稅權,這不就結了嗎?”
張銳心中大罵,不過楊一清和王瓊、張子麟卻異口同聲地說道:“皇上,段大人所言有理,除了細節方面還需再議外,微臣附議。”
張銳卻不幹了,他急忙說道:“皇上,這哪是什麼各退一步啊,分明是他們合謀奪了司禮監的權啊,照他們的話去辦,遲早老奴們都要死無葬身之地的啊。”
段飛笑道:“公公言重了,雖然司稅權分了一半給戶部,不過開海禁之後賦稅收入何止增加一倍?司禮監包賺不賠,今後大家手裡都有銀子,就不用整天纏著公公要這要那,也不用動不動跑去找皇上要求公道,這不是挺好的嗎?雖然兩個部門同時掌管司稅權會互相掣肘,影響了效率,不過……這總比一家獨大缺乏監督容易滋生貪汙腐敗的好吧??
張銳低著頭,目光卻陰毒地向段飛射去,段飛朝他眨眨眼,微笑起來,段飛的話讓正德深以為然,正德最煩的就是別人為了點小事來他面前吵吵嚷嚷的,而且有劉瑾在前,貪汙二字也觸動了正德的心絃,他斷然道:“段愛卿說得對,這事就照段愛卿說的辦,司禮監負責管理海上貿易往來,水師依舊歸兵部,司稅權由司禮監與戶部共同掌管,具體細節你們自己下去商議,三日之內給朕答覆,段愛卿留下,其他人可以散了。”
第〇四〇七章 【權力之爭】
殿中只剩正德與段飛之時,正德對段飛說道:“多虧愛卿三言兩語給朕出了個好主意,否則這些傢伙定會吵個不休。”
段飛笑道:“微臣旁觀者清,所以看得明白,其實世間紛爭多半逃不出一個利字,六部擔心司禮監獨大,司禮監也不肯放權,自然就說不到一塊,其實所有權力都是皇上賜給他們的,大家都不過是在替皇上分憂罷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有什麼好爭呢?”
正德嘆道:“若人人都能像愛卿這麼想就好了,這些傢伙就知道爭權奪利,若非愛卿從江南繳了那麼多銀子上來,朕都拿不出銀子給皇太后賀壽,堂堂大明已經落到這等地步,這些傢伙還不肯替朕想想該如何讓大明強盛起來,真是讓朕失望。”
段飛笑道:“他們不是不想,只不過擔心這擔心那,擔心自己努力辦事卻被別人賺了便宜而已,皇上只要想辦法將一碗水端平,大家都得到了該得的好處,他們辦起事來就會用心許多,譬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