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向學之志,請求成全。”
相信沒有誰,忍心拒絕一個年輕女孩誠心追求學業的請求。張其昀先生讀完三毛那封情真意切的信,立即親筆回信,其中寫到:“陳平同學:即刻來校報到註冊。”而他的成全,讓三毛的人生,又有了滄海桑田的轉變。有時候思索,人生路途上,每個章節,每個片段,都至關重要。任何一個細節,有了微小的改變,都將重寫所有的過程和結局。
三毛成了文化學院第二屆選讀生。註冊那一天,她帶了自己的畫和發表的作品去見張院長。這些是時光對她的認可,她珍惜並尊重。張院長看了三毛的作品,甚為欣賞,並建議她選擇文學或藝術專業。文學和藝術,是三毛今生夢的開始,她自當在書卷和畫冊中,找尋她的春風秋水。
出乎意料的是,三毛選了哲學系。“之所以選擇哲學,是因為想知道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叛世離俗的女子,任何時候,都會有其自身獨特的想法和理由。但正是因為如此,她的筆才能撰寫那麼多不與世同的故事,成為一代富有傳奇色彩的作家。
大學的學習生活,與中小學不同,多了一份自由和散漫,隨性與從容。因為是文化學院,文學藝術氣息濃郁,三毛在這個空間,心境通透了許多。雖然休學了七年,但三毛大量的閱讀,非凡的悟性,讓她在同學當中,顯得成熟而有內涵。
據三毛所說,她在大學裡的成績,一直算中上等。七年的缺席,讓這位驕傲的女子,更加好強,她不容許自己再次失敗。她依然痴迷看書,痴迷寫作。依然性情怪僻,永遠充滿著神奇的幻想。在所有同學眼裡,三毛是特別的,特別的裝扮,特別的思想,就連她寫的字型,都自成一格。
曾有老師說過,三毛喜歡追求幻影,創造悲劇美,等到悲劇美,幻影成為真實的時候,她便開始逃避。三毛似乎一直都是如此,不甘現世中那些平淡無奇的事物,執著於飄零和幻象。這樣的女子,內心世界永遠似一片汪洋,波濤不盡。她的情感,亦不肯平靜,一旦選擇了,誓要縱浪到底。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擾,就會生出愛與恨,悲與喜。以往,她的世界,只有一扇窗,一個人,一種愛。如今,她走進擁擠的人流中,勢必有那麼一個人,一樁情緣,為她等待。是的,倘若沒有這個人,三毛大學生活,應該淡若流水,靜如蘭草。
三毛是幸運的,在她最美的年華,為一個美麗的男子,奉獻她一顆宛若朝霞的初心。儘管,這段情緣,沒有結下幸福的果,甚至把她傷到無以復加,被迫從此淪落天涯。但她此生無悔,她甘願做他生命中,那個最痴情的旅人,為他紅顏盡歡,遺世獨立。
舒凡,本名梁光明,戲劇系二年級的學生,比三毛高一個班。那時已出版兩本集子,是學院裡叱吒風雲的才子,英俊倜儻。就是這個男子,在三毛的心裡,住了幾年。他是三毛真正的初戀,愛到沒有信仰,愛到遠走他鄉。
儘管,在此之前,三毛亦有過暗戀。但那種情感,像是未成熟的青澀果實,不足以令她嚐遍百味,過盡千帆。她渴望一場驚動山河的愛,讓她斬去所有悲傷怯懦的昨天。她需要這份愛,來喚醒她沉睡七年的靈魂。儘管文字給了她無盡的幻想,卻給不起她刻骨銘心的愛與痛。
“這個男孩是當過兵才來念大學的,過去他做過小學教師。看了他的文章後,我很快就產生了一種仰慕之心,也可以說是一種一個十九歲的女孩對英雄崇拜的感情。從那時起,我注意到這個男孩子。我這一生所沒有交付出來的一種除了父母、手足之情之外的另一種感情,就很固執地全部交給了他。”
這是三毛在《我的初戀》裡寫的一段話,多麼固執又痴心的女孩。她的思想,無有止境,她的愛,卻深情純一。她不肯輕易為誰改變,一旦愛了,可以不要自己。三毛對這個男孩,像信徒一般,跟著他,敬仰他。那段時間,只要有舒凡的地方,就必然可以看到三毛的身影。
三毛放下一切自尊和自傲,自卑和軟弱,就這麼如影隨形地跟了他三四個月。舒凡明知道,這個女孩在默默地為自己付出和奉獻,但他始終保持緘默。他的冰冷,讓三毛的心受盡煎熬,每日陷入相思的河裡,不知所措。這是一場無可救藥的單相思,讓三毛嚐盡了酸澀和痛苦。但她始信,終有一日,他會與她執手相看,對影成雙。
那時候,三毛的作品,相繼在報刊雜誌發表。在學校,她雖不及舒凡那般聲名遠揚,卻也是位多情才女。可為什麼,他對她的存在,總是那麼視若無睹。驕傲如他,或許永遠不肯為任何女子輕易低眉。三毛知道,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