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滅亡……但是,無論這個地方在哪,我們哥薩克人都會聽從指揮,都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以便早日取得這個勝利。此後,我們會解放頓河、庫班和捷列克,那時,哥薩克階層將在德國和元首希特勒的庇護之下徹底得到解放。〃

這樣,就談到了哥薩克地區在德意志第三帝國庇護之下的自治問題。

而А。А。弗拉索夫投敵後組建的俄羅斯解放軍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下面我們來談一談弗拉索夫心目中的德國和德國人形象的演變過程。

在弗拉索夫處在包圍之中的時候,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德軍中的幾個聯絡官起了特別大的作用,他們是維利弗裡德·施德里克、謝爾蓋·弗雷利希和斯文·斯堅貝格。他們出生在沙皇俄國,並且有雙重自我意識。無論是俄國還是德國,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祖國。和弗拉索夫一同工作的德國人,不僅在對待俄國人的態度上不像對待一些〃溫捷爾緬什〃那樣,而且還參與了7月20日的反希特勒密謀。他們中間就包括弗賴塔格·洛林戈芬男爵,他因為此事而自殺。在弗雷利希的回憶錄裡,講述了一些故事,說明А。А。弗拉索夫對於德國人的正面認識是如何形成的:〃我是在農村長大的。當我還是一個半大孩子的時候,在我們縣城裡我第一次見到了一些德國人。這都是些什麼人啊!其中一個叫卡爾·卡爾洛維奇,他是開藥鋪的。這個職業實在太符合他的性格了,因為他時刻準備去幫助任何需要他幫助的人。他常常把藥無償送給那些窮人,或者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他們。他一直很誠實、十分得體,而且富有責任感。他從來不發脾氣,也很少生氣。蘇聯人都喜歡他,稱讚他。他的人格魅力使我對所有的德國人都產生了尊敬之情。

〃另一個德國人名叫阿爾圖爾·奧斯卡羅維奇,他是一個老教師,一個老夫子,乾瘦乾瘦的,不善言辭。他的制服總是熨得平平整整的(弗拉索夫回憶的事情明顯是發生在革命前,當時,教師們都穿著統一的制服;弗拉索夫出生在1901年,所以,他談到的應該是他的中學時代。…作者按),上面一塵不染。他是一個路德式宗教徒,但是,每天卻跑到我們大教堂裡來,與其他的教員們一起,神態端莊,一動不動地堅持做完禮拜。我就想,他是為了給自己的學生們樹立一個榜樣……〃

1940年12月,弗拉索夫任第99步兵師師長,這個師部署在蘇德邊境的佩列梅什利亞內地區。在紅軍的一次高階指揮人員參加的會議上,他曾經說:〃我們駐在邊境上,每天都看見德國人。德軍排計程車兵不管去哪兒,隊伍總是特別整齊,著裝統一。我就對自己的戰士訓話說:'瞧,這就是資本主義的軍隊,我們應該比他們好上十多倍。'於是戰士們也都注意起來。要知道,我們相隔100米遠,互相之間看得清清楚楚,於是,觀察著德軍的幾個排,我們的幾個排也開始精神抖擻起來……過去常常發生這樣的事:德軍軍官向我們明確表示友好,而我們不予理睬。當時我們就說,應該友善地對待友好的人,於是我們現在也開始跟他們打招呼了。〃

第五部分最尋常不過的德國婦

下面是1944年初弗拉索夫向弗雷利希談起的他對德國的印象:〃我們的住處對面有一塊田地。每當無聊的時候,我就經常看那位農民怎樣種這塊地。他犁的每一道溝都那麼恰到好處!每一塊小石頭他都仔仔細細地揀了出來。我是農民的兒子,憑經驗就知道這樣侍弄出來的地收成會怎麼樣。只有到這時,我才開始相信那些傳說,說是德國人地裡的收成可以是我們的3~4倍……我欣賞著坐落在鮮花叢中的一幢幢五顏六色、十分漂亮的小房子。我在想,這肯定是一些資本家避暑的小別墅,他們這些人靠著剝削勞動人民,來達到自己享受的目的。要知道,當我們還在蘇聯的時候,整天被灌輸的就是這些說法。而當我聽說,這些小房子是伐木工人住的,並且幹這行的都是村子裡最窮的人,因為他們不論嚴寒還是酷暑都不得不在巴伐利亞的森林中做僱工,而且他們乾的是最苦最累的伐木的活,我簡直不能相信。我想,在蘇聯就算是機關工作人員、銀行行長或者工廠廠長也過得要比這裡的工人寒酸得多。於是,我不得不說:你們這些德國人啊,算是有兩次戰勝了我,第一次是在沃爾霍夫,而第二次就是在這裡,在德國的心臟。〃

〃我總是樂於想起那位我們拜訪的婦女。她是一位最尋常不過的德國婦女。也許,可以認為她代表著德國所有的婦女。我有什麼理由痛恨她呢?就因為她是一個德國人?或者因為她把自己的孩子們送上了戰場?雖然我根本聽不懂她在說些什麼,但從她的語氣和目光判斷